书法不仅仅是一种对线条、点划的艺术化加工,它作为艺术形式出现的时候,体现的是作者对笔下文字的理解,对线条在一定空间内黑白的阴阳分割,体现出作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对书法艺术的认识。 近年来,书画作品愈发夺人眼球。去年,吴冠中、关山月等一批国内顶级画家的绘画作品一跃进入了千万元级行列,而当代书法,即使是启功这样的大师,其作品难拍至千万元。当然,书法拍卖市场中,也有过亿的拍品,如黄庭坚的书法长卷拍出4亿元,仅仅是书法市场的特例一方面是热钱涌入的结果;另一方面,因为是年代久远的宋代作品,无法以此来衡量当前书法收藏市场。到底能否走出“好字不如烂画”的怪圈? 针对此事,记者近日采访了古玩收藏网的负责人李先生,他说:“其实从创作时间上讲,书法的创作没有绘画来得复杂,所以,人们总会认为一幅绘画要比书法吃功夫,也就要更有价值,可以说这是投资者和收藏者收藏字画的一个误区。其实,书法的创作远比绘画要难得多,书法之所以难,就因为字人人都会写。但对书家而言,他的书法要得到大多数藏家和观者的认可实属不易,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恐怕难以在书法上站住脚。相反,绘画毕竟形象生动,短时间的业余爱好者也能画出比较形象的画作。就是从世界的范围来看,讲书道的,也只是亚洲廖廖几个国家。范围有限,也造成了很多国家的不认可。这种不认可是因为他们不懂,由于不懂也就会有一种自然的拒绝性。” 最后李先生很乐观的表示:“虽然,书法的价值体现暂时还远远不如绘画,但同时也说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书法艺术品交易仍然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从书法收藏与投资的角度来说,书法艺术品投资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方向,中国书法是潜力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转移到书法作品上。” 当代有些书法家只追求书写技法的表现,不注重其内在的修炼,认为书法作品是说明自己水平的唯一手段,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忘记了书法的高度,最终是文学修养的高度。因此,书法创作要走出创作困境,首先要做到两个方面均衡:一是必须强化内功的修炼,文学底蕴要厚、要宽;二是审美风格要与时俱进,才是创作高品位书法艺术的基础条件。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艺术品如何走出困境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