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自今,中国文人画梅,可谓是人才济济,不论是瘦梅还是雍容华贵的梅花,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梅花的凌风傲骨,不惧严寒,梅花是坚毅、高雅的象征,而在当代人们对于梅花十分喜爱,而且赋予了梅花以时代的精神,凌寒而开的梅花所拥有的强悍生命力让人赞叹。在艺术家的笔下,梅花突破那种固定格式的美,千姿百态,枝干劲健,繁而不乱,疏密有序,更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 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 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宋徽宗 赵佶 腊梅山禽图 图中画一枝蜡梅,弯曲有致,枝梢有数朵 梅花已然开放。两只山禽似被画面外的什么所吸引,正顾盼观。画中彩墨工细,运用自如,细笔勾花、枝,设色清雅。山禽刻画细致,神情逼真。构图疏朗明快大 方。 北宋画家仲仁(1086-1093出家为僧),始创墨梅画法,有“墨梅鼻祖”之称,将枝干虬曲、疏影横斜之神态勾勒得淋漓尽致。岩叟,生卒年不详,即北宋王岩叟。字彦 霖《宋史》有传,未称其擅画,或为画家之号。南宋宋伯仁,号雪岩,擅画梅叟或即宋伯仁自号,待考。图中画盛开的梅花,干上墨书有岩叟”二字,应是作者的 名或号。从画风上看,不似北宋,或为南末后期至元初之作。以北宋王岩叟为作者,不足为信。此图运笔道劲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枝条穿插,富有韵味,具扬补之 遗法,为补之传派中上乘之作。 元代王冕(1287-1359年),以墨梅诗、画闻名于世。别人画梅,多写老干疏枝。而王冕多写嫩枝,突出梅花的清拔,似有风拂欲动之感。其画梅 代表作有《梅花图轴》。 明代陈老莲画梅,其枝干老辣浑厚,而又不失典雅俏丽。清代画梅高手,要数扬州八怪中的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金农画梅,不疏不繁,独创一格。 李方膺画梅尤精,有印章曰“梅花手段”。常题梅花诗,识者谓“李公为自家写生。” 汪士慎画梅,简枝繁花,有空里疏香,风雪山林之趣。老年失一目,尚能挥写自如,自称“尚留一目看梅花”。 近代擅长画梅花的画家 王成喜,其巨幅佳作在北京的中南海勤政殿(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室)、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贵客 厅等,国外的诸多总统府、皇宫、国会等重要场所的主要位置均有陈列悬挂。并被国内外的诸多美术馆、博物馆、知名人士收藏,其中悬挂在日本国众议院贵客厅的巨幅(200cm×400cm)红梅《香远图》,是日本国会中悬挂的惟一一幅外国人的画,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李中华的梅花也是当代的典型,古玩收藏网签约画家李中华先生笔下的《铁骨生春》,画中的梅枝和梅花搭配得疏密有致,长枝处花疏,短枝处花密;树枝疏散处花疏,交错处花密。李中华先生很好地把握了这样的构图原则。他的梅画在遵循“多而不繁,少而不亏”和“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论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表现枝干的质感,图中,梅树的主干以淡墨绘出;分枝以中锋勾出,挺拔坚韧,并且运笔峭拔,顿挫有致,自下而上,一气呵成。
中国花鸟画经过了长时间发展,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比传统花鸟的内容更加丰富。说到花鸟画不得不提的就是花鸟画中的梅花图,今天就让古玩收藏网李经理带我们一同走进梅花的世界。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169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从古自今擅长画梅花的画家都有哪些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