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宣布,2007年总交易额达17.48亿元,显示出当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红火。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有关业内人士时也发现,由于我国艺术品拍卖还处于初级阶段,伴随着拍卖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常有种种不良现象曝出。真伪鉴定:乱花渐欲迷人眼。 拍卖市场的繁荣根植于收藏的兴盛,而收藏离不开鉴定。一般来说,鉴定艺术品要从4个方面入手:辨真伪、断年代、古陶瓷定窑口、评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辨真伪,这也是最令消费者吃不准、容易上当受骗的一环。中国收藏家协会民间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欣认为,艺术品都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借助科技手段鉴定更为可靠,而社会属性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需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考古等各方面知识和经验。现在有的电视鉴宝节目,判断一件古艺术品的真假,全凭专家说了算,这种市场导向对消费者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正确的。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科鉴与目鉴都很难避免偏差。目前鉴定市场混乱,新规则正在建立,旧标准仍在使用,收藏者不知什么是鉴定标准。科鉴又受限于条件,所以目鉴作用被放大,退休专家由此成了市场香饽饽。现在活跃在各拍卖场所的大多是已退休的专家,形成退休专家到处走穴、四处鉴定的现象。 去年“五一”时,收藏家协会在北京为藏友举办了一次鉴宝活动。一对远道而来的老年夫妇拿着心爱古陶瓷,交了100元钱排了很长的队请想一位退休专家“掌眼”。没想到离专家还1米多远,专家就对他们说“别拿了,你这个不对”,把老人打发走了。老人失望地说:“我们排了半天的队,专家连手都不上,哪儿不对给我们说说也好啊。”更有甚者,有些人打着“专家”的旗号,一心向“钱”,随意鉴定,甚至指鹿为马。对此现象,业内流传“专家说你对你就对不对也对,专家说你不对你就不对对也不对”的谑语。 据了解,一般收藏爱好者如果想请专家鉴宝,需交50或100元的费用。如果想再请专家为自己的藏品出一份鉴定书,就需再交一两千元不等。孙欣对专家做有偿鉴定持强烈质疑,据他说在一次请专家为藏友鉴宝活动时,一位藏友拿出自己的宝物给专家看,专家看了摇头说:“你这个不对,是假的。”当藏友表示愿出1500元请专家给出个鉴定书时,专家马上说:“你再让我看看。”拿过来后看了一下就说:“啊!你这个不错,能值50万!” 不可否认,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专家队伍也良莠不齐。道德好、业务精的专家能引人步入正路;业务精,道德不好的专家能引人误入歧途;而业务不精、心术不正的所谓“专家”,则是搅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应被赶出市场。利益链条:拍卖市场有“猫腻”。 孙欣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拍卖行、收藏者、专家、消费者等存在一个利益链条。在相关法律不够健全、监管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不仅鉴定有假,拍卖中各种不良现象也有越来越泛滥之势。为了自身利益,有些拍卖公司践踏基本商业规则的事常有发生,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收自拍或自买自卖。拍卖公司的性质其实就是中介。目前的拍卖公司当中,有不少文物企业参与拍卖经营。有的文物商店为了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在拍卖公司悄悄持有股份。 还有的画廊想要炒高某件由其代理的画家的作品,会将一幅在画廊挂牌10万元的画拍到60万元,实际上是画廊自己举牌买下,买回后再在画廊内高调挂出,此时标价就不是以前的10万元,而是拍卖价60万元了。如有人质疑,则有拍卖公司的发票为证。有的画廊将自己底价十几万元的油画哄抬到上百万元,如果有人举牌就出手,反之自己接过。成交后却不去交割,就算损失几万元的定金,但这幅得到市场最新认可度的油画却得以被广为报道,大大提高了知名度。 二是假拍造势。为了使总成交额好看,一些拍卖公司通常会联手买家和卖家将某一拍品的价格和佣金事先商量好。待到拍卖时,通常都会将竞拍价竞得很高。事实上,这件拍品还是按原来商定的价格来成交的。还有的拍卖公司为了达成高额的成交或是炫耀自己的拍品征集能力,通常会给点“出场费”,从藏家借到一些重要的拍品前来捧场,事实上这件拍品并不会成交。 三是不管艺术品真假都上拍卖图录。因为只要上了拍卖图录,拍卖公司就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手续费,不管这件物品是否会流拍,反正拍卖公司不亏就行。有的拍卖公司与鉴定专家联手诱骗买家,遇到征集的拍品多时,鉴定的可靠性就大些;如果艺术品征集得少,在艺术品资源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拍卖公司对艺术品的把关便会大大降低。 四是利用拍卖贿赂或洗黑钱。行贿者通常将一件赝品或是并不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送给受贿人,然后由受贿人将该作品拿到拍卖会上拍卖,贿赂人再以与该艺术品价值极不相称的高价举牌将该作品买回去,进而完成贿赂的目的。 据报道,2007年年初,一家新成立的拍卖企业以611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卖出了徽宗皇帝的一幅画品,买主为上海的一位收藏者,他仅向拍卖企业汇出了1500万元人民币的汇票,媒体对该画是否为真迹提出了质疑。业内人士分析说,通过拍卖这个环节,不法分子可以迅速安全地转移巨额非法资金。此外,他们还可通过虚抬成交价格的拍品,作为从银行获得高额贷款的抵押物。 据了解,拍卖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收藏界很多人有宝也不愿去拍卖公司,而是和朋友们私下里交易。由于没有了收藏爱好者的支持和买家的需求,拍卖公司失去了人心也失去了市场,近年许多中小拍卖企业成立不久就纷纷倒闭。有识之士认为,应尽快制定相关拍卖游戏规则,拍卖市场才能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孙欣建议,在鉴定艺术品、文物等方面,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真伪鉴别机制,使不具备条件的拍卖公司出局。同时,政府部门对行业内的拍卖公司的拍卖行为加强监管,对存在的违规违法问题严格地处理,把害群之马从这个行业清除出去。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206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收藏界涌动着信任危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