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五铢是什么样子 有什么特别之处 常平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南北朝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北齐到了天保四年(553年),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北齐文宣帝高洋欲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原来此钱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 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高洋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该钱为青铜质,直径均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间,重量3.5克至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常平五铢由于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又因此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常常携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使用。 常平五铢的由来 不同版本的钱币怎样区分 北朝官方铸币基本上承袭汉魏五铢传统,并以此来规范天下钱制。从北魏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东西魏五铢到北齐常平五铢,都是五铢钱。东魏时,五铢钱的标准是计百钱重一斤四两二十铢,天下钱皆准此为数。高澄还建议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于市门,私民所用之称,皆准市称以定轻重若有辄以小薄杂钱入市,有人纠获,其钱悉入告者。东魏在市场大门上悬秤以称钱重,惜未实行。北周铸行大钱,比五铢钱略重,名曰当五当十,实际上是一种减重求利的作法,大钱仍与五铢三品并用。 这一点也与南朝类似,南朝历代官方铸币也是钱重五铢,一依汉法。正如顾炎武所说,自汉五铢以来,为历代通行之货,南北朝皆铸五铢钱。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创制,迄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元通宝发行,流通700多年,是汉唐时期最主要的币种,也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发行最成功的金属货币。南北朝时期虽系乱世,从货币发展史的角度看,币制沿革依然没有背离这一历史发展轨迹。 常平五铢为青铜质,一般直径在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间,重量3.5克至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 常平五铢由于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其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02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常平五铢是什么样子 收藏价值如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