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垫板上放一小块生宣沾湿了钱币放上不移动。 上纸用毛笔蘸调好的水适量图在钱币上,选一大小合适的纸纸面要均匀无杂质,盖在钱币上。压上压板。 2.用生宣纸盖在拓纸上吸去多余的水,再用生宣纸盖在拓纸上用棕刷打压要轻从钱币中间向外打,最后用保鲜膜盖在钱币上再打(作用是保鲜膜更薄更能把字口打清楚)。这时压上镇尺固定,为什么不开始就压镇尺因为开始就压一下就把拓纸压直了,用棕刷一打很容易破。 3.上墨墨汁放到砚台中不要太浓,用拓包蘸要匀,用拓包在一生宣上锤打将多余墨汁吸出,这是要看拓纸的干到微微发白(一张拓片的关键一步),用拓包轻轻从钱中向外锤打要清墨色要淡匀(第一遍最关键)。然后可多遍上墨,直到满意为止,但最后一定要把钱币的内买轮再打一遍这样轮廓清晰有立体感 五行大布钱币铸造背景 五行指的是什么 五行大布铸行于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同武帝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先铸的布泉及后来静帝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的永通万国钱合称为北周三泉,皆是钱币界倍受赞誉的美品佳泉。据《周书武帝纪》载:建德三年六月壬子,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并行。文中所言以一当十指的是折合布泉十枚。 按布泉初行时作五枚永安五铢平钱计算,那么五行大布就是折值五十枚平钱的虚值大钱,自然逃脱不了日后贬值使用的命运。五行理论是我国先民的独创,产生的时间极早,大约可追溯至夏代。具体内容是以在自然界内存在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作基点,用以演绎五行间相互依存(生)、制约(克)的关系,进而将其推及到世间万象,来阐述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对中华文明的进展影响深远。 五行大布的用意取源于五行循环相生,暗寓世代传流不绝。在铢两货币大行其道的当时,以此命名自是别具一番新义。只可惜北周享年不久,没有出现五行大布流通万代的局面,在短短行用几年之后,便随着新王朝隋代的建立而夭折。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02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五行大布是如何制成的 其收藏价值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