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铢在古代使用情况如何 有什么特殊之处 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去世,拓跋宏亲政。孝文帝在493年迁都洛阳,崇拜汉文化,学习汉文化,统一用汉语,着汉服,奖励与汉人通婚,仿照汉制修订官仪、典章等,严厉制裁拓跋贵族的守旧势力,杀死反对改制、企图发动叛乱的拓跋恂。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权日趋封建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因而他是南北朝70多个君主中唯一对后业产生深远影响且很有才华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在洛阳始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小平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毫米,重3.4克;小者直径2毫米,重2.5克左右。由于官铸和私铸并行,大型者多为官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因而有很多的版别。太和五铢也成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 孝文帝的这次铸钱有以下特点: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魏的统一通用货币。二是允许私铸,后期劣质钱充斥,钱放在海里沉不下去,民不乐用,造成物价不断剧烈波动。三是太和五铢实行后,谷帛金银仍充当一般等价物使用。 太和五铢长什么样 是否具有收藏价值 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铸造。形制类五铢钱,然制作粗疏。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厘米、重约3.4克,小者径2厘米、重2.5克左右。 太和五铢铸行有限,流通仅在京师洛阳一带,未成北朝之统一通用货币,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铜钱是具有古代历史气息的一项收藏品,可以映射出历史的年轮。 太和五铢是陕西西安艺术藏品名店水泉院珍藏的存世数量稀少的北朝铜币,铸造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该钱存世数目非常稀少,非常珍稀罕见,备受藏家青睐,据专家介绍,太和五铢是因为铸行有限,仅在京师洛阳一带流通,未成北朝之统一通用货币,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目前在艺术市场上升值很高,确实值得收存。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04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太和五铢长什么样 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呢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