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汗钱版式分类: 1、正样版直径43.8毫米,厚2.9毫米,重29克。特点是钱文聪钱二字上下均过穿口。字体介于大、小字版别之间,亦有人称之为中字。因其多见且较规范,故以此为基准定名为正样较确切。多见。 2、阔缘版直径45毫米,厚3.6毫米,重36.8克。此版俗称闭口十版。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字口清晰。钱字较肥,面背皆广郭。特点是轮廓宽阔,故定名为阔缘。背文中十的两个小三角口闭合,此现象绝非流通磨损所致,加之有同版存在,应为固定版别无疑。稀见。 3、阔缘背细郭版:直径45.5毫米,厚3.8毫米,重37.8克。此版钱文天聪汗钱特征与阔缘版差异不大,钱背十的写法完全一致。其主要区别在于背郭较细,钱体亦厚重,钱径稍大于阔缘版,故名之。稀见。 4、中缘广郭版:直径44毫米,厚3.8毫米,重36.8克。此版钱文近于阔缘类,轮廓的宽度介于正样与阔缘版之间,特点是面郭稍阔,故定名为中缘广郭。其钱字较肥;背十的写法稍倾斜,第一笔画出头,上三角口不闭合。少见。 5、大字阔十版:直径42毫米,厚3.1毫米,重27克。此版为标准大字类,特点是聪钱二字较长而大,尤以钱字最为明显;穿口上汗字尾部末笔向右上挑起,俗称虎尾。其钱文粗犷大气,背十阔而肥壮,故名。稀见。 6、大字平头汗版:直径43.7毫米,厚2.9毫米,重27.8克。此版归于大字类,钱文中聪钱二字瘦长,尤其是钱字,起笔处几近接连内郭。穿口上汗字稍俯,第一笔画平直,故按最为明显特征定名。稀见。 7、狭穿缩字版:直径46毫米,厚4毫米,重41.9克。此版俗称小字形制上厚重大样,穿口狭小,轮廓较阔。其钱文较细,字体收缩,故以此定名。其聪汗钱三字稍过穿;背文中十和两字尾部上翘。罕见。 8、细字容弱版:直径41毫米,厚3.3毫米,重28.4克。此版狭穿小样,归于小字类。钱文中聪钱二字略大干缩字版,特点是汗字右退,起笔短粗,之字左进,字小点远。从整体上看其钱文细小瘦弱,故名之。 9、背上十版:直径40.7毫米,厚2.1毫米,重22.1克。此版钱文纤细,书写随意,字体大小介于中字与小字之间,特点是穿口上汗字离郭。其钱径小,重量轻,穿郭与轮廓较细。背文中十字在穿口上,穿右一两字迹漫漶,故以此定名。其为天聪钱中的名誉珍品,极罕见 天聪汗钱与皇太极有何关系 早期女真族钱币之一 皇太极是后金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 1626年 八月,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的第二天,被推举为后金大汗,第二年改年号为天聪。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皇太极在位18年,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且极富开拓精神,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仿照明朝官制确立了封建农奴制,使满族进入封建社会。 天聪汗钱铸于皇太极改元天聪后。该钱直径4.4厘米,重26.4克左右。天聪汗钱为老满文当十大钱。该钱面文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钱背穿孔左方为老满文十,右穿孔侧为一两,仿照了明天启记值记重制。天聪汗钱今天已很难得到,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后金所居的关外地带还存在实物贸易,而后金在战争中又掠夺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不需要大量铸造本朝钱币,后金铸币发行多出于政治上的意义,所以后金铸币的传世品至今已不多见,尤其是天聪汗钱大钱,更为稀罕。 天聪汗钱作为女真族的早期钱币之一,从文字到形制均有自己的特色。首先,该钱所用文字系老满文。由于老满文是借用蒙文的单节拼凑而成的,它的文字结构及语法还不完善,所以造成了读法及字义上的歧义,因此天聪汗钱又被释为聪汗之钱、天聪通宝等。而从文字排列顺序上看,也比较奇特,读法既不是直读、顺读,也不是旋读、环读,而是以左、上、下、右次序排列。其次,从形制上看,天聪汗钱完全仿明天启钱制,边廓较宽,有雄伟之气,且记值记重。该钱的背文,穿孔左方为十,穿孔右方为一两,与明天启大钱如出一辙。此外,从铸造方法上看,由于天聪汗钱并非采用统一的母钱翻铸,因此不但文字大同小异,而且想找到两枚面目完全相同的也非易事。同时,铸工也不尽精美,从内外廓看有不太规则之感。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24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天聪汗钱版别分期 其价值如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