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油画在中国作为一种艺术品收藏开始被人接受,油画市场迅速崛起。在这个市场形成的过程中,西藏题材绘画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骄人的市场成绩,也反过来鼓励了越来越多的画家涉足西藏题材绘画。 中国油画市场崛起之初,首先被人接受的是写实的风格,而这正是西藏题材绘画多年来的主流。写实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特别是文革之前和文革期间创作的主题性绘画,大多为国家的创作任务,作品由国家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等收藏,流入市场的可能性极小。多年以后,“红色经典”将会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新贵,那时候后话了。在当时,重要的主题性创作进入市场既无技术上的可能,市场也缺乏对之的兴趣。后文革时代,人们也厌倦高度程式化的绘画,以为缺乏真情实感。新富阶层反感堂皇的革命叙事,以关怀偏远为文化见识和品位的指标。表现人性的温情、民风的纯朴的乡土绘画,和学院派的绘画平分市场秋色。而由文革以降,写实绘画中的名作,西藏题材就显得十分显眼,在乡土题材中占有极大比例。陈逸飞、艾轩等人的油画又确实在技法上有其独到之处,于是迅速成为市场宠儿。 1991年,艾轩的油画《歌声离我远去》就出现在了伦敦佳士得的首次中国油画拍卖。而在国内,首先创下佳绩的是陈逸飞的西藏题材的《山地风》, 在1994年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上, 以286万人民币高价创下当时的中国油画拍卖纪录。1994年3月在长城饭店的这次拍卖,也是中国国内第一次举行的油画拍卖。而这一年--- 1994年香港佳士得中国油画拍卖专辑的封面就是艾轩的《守候冬日的太阳》。第二年,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图录封面是艾轩的《极远极远的歌声》,可见西藏题材绘画在当时的艺术市场上占有的核心地位。 此后,西藏题材绘画在刚刚发育的中国艺术市场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很多时候是优秀的市场成绩导致这些作品成为名作。而在2002年之后,中国艺术市场再次成为热点,各类西藏题材绘画的价格也一路攀升,这阶段出现一个重要特点:很多飨名已久的西藏题材作品,出现在市场上。 2003年11月25日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徐惟辛的代表作《圣地拉萨》以58万元成交。中国嘉德2005年春季艺术品会“中国油画及雕塑”拍卖,陈逸飞的《有阳光的日子》以68万元的起拍,最终创下440万元的纪录。陈丹青《西藏组画》的重要作品之一《进城》之三,2005年11月出现在华辰拍卖,成交价418万元。 艾轩的“大眼睛”西藏少女期待和渴盼的眼神激起的是永不衰竭的怜爱和购买欲。从1994年开始到2004年,在中国嘉德艾轩的作品共上拍12幅,主要是西藏题材,作品均有不俗成交业绩:其中《雪山上的孩子》在2003年秋拍中以49.5万元成交。中国嘉德06春拍《凝视》,341万成交;香港佳士得06春拍《西藏少女》314.4万元成交;中国嘉德07春拍《风暴远去》224万元。在中国嘉德十年的拍卖记录中,军旅画家张文源所上拍的10幅作品全部成交。而这位画家正是一直都以川藏风情为主要创作对象。 吴冠中的《西藏寺庙》在2005年保利拍卖上引发了疯狂的竞争,经过几十回合的较量才落槌。他的另一幅《大昭寺》则以770万创造了油画拍卖的个人最高记录 在油画市场火爆的同时,中国画市场上,西藏题材绘画也同样一直引领风骚。1999年,专画西藏题材成名的工笔画家王根生创作的《梦里飞花》在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会上,经过藏家几十轮竞价后,以18万元成交,创造了那场当代画家作品成交价的新纪录。 另一位专画西藏题材的画家南海岩,用水彩画层层罩染的技法,并且用粉色堆积,来强化绘画形象的质感和厚重感,模仿照片和优化的光影效果,此人在市场上也取得很大成功。一九九五年以来,在大小拍卖会上他的作品也不断上拍,几乎无一流拍。在2002年4月举行的嘉德春拍上,他的作品《祈祷》以6.6万元人成交。同年嘉德秋拍,他的《藏族少女》以3.08万元成交。03年嘉德春拍,《关爱》以3.5万元成交;秋拍,《喜悦》以6.8万元成交。 专画西藏题材的著名画家史国良坦言:市场上,一直是重彩绘画高于淡彩绘画,颜料画高于水墨画。“自己在学校时因为贫穷,买不起颜料,所以很刻意画水墨,后来有机会了,就使劲画重彩画”。所以他的作品价钱运作一直很好。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积寅为自己的弟子,美籍华人画家雕筠新画册作序,并不讳言西藏题材绘画之所以被这位画家优先选择,是因为具有市场卖点:“……到了美国后,便选定以西藏题材的人物画以及中国历史、文学题材的人物画,作为其创作的主要课题。除了他自身喜爱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类题材在海外很有卖点,虽然画价不是很高,但普及性较强,买的人很多,这些人多为专家、教授、学者以及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者。”文章中所描述的这位画家在美国生活了18年,却一直以西藏风情作为绘画内容,作者坦言:“在我看来,一个画家要选择好的题材、好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出每幅不一样的好画来,加上有好的宣传,是不愁卖不掉的”。 艺术市场对于画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庞大的消费人群不断地滋养着西藏题材绘画的出现。但是这里面也有异数:油画家徐唯辛先以新疆题材的《馕房》一作得奖成名,继而以《圣城拉萨》、《酥油茶馆》等作品持续引起关注并创造了拍卖佳绩。却在近年来转向了描绘中国都市里的民工群体。徐唯辛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认识的加深,我开始觉得西藏题材也好,新疆题材也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它不反映这个时代,没有提出什么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是你不提出问题,这和当下的生活没有关系,所以它就不能表达我的思考,所以我就放弃了以前画的很熟练的西藏题材”。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38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西藏题材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影响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