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宝铸造的背景,元末明初时,矛盾紧张。各地农民起义军不断,但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总是要有个人来统一的。早期起义的韩宋政权这时幼主太嫩。大周政权张士诚目光短浅,飘忽不定,终被处死。徐寿辉天完政权内部混乱,暗算不断。汉王陈友谅杀主篡位,不得人心。这些农民起义军都难出个领袖来主宰当时的局势,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后来主宰中国的人是朱元璋所领导的一股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对比上述的众多起义军领导人则更会审时度势,眼光长远。最终统一了中国。 朱元璋本为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也曾是个放牛的娃娃。青年时代削发为僧,糊口饭吃。受到当时白莲教及弥勒教的影响,后投身于农民起义军中。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马皇后义父)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并在军中屡立战功,受到赏识,并逐渐掌握兵权。两年后,郭子兴及其子先后亡故,朱元璋接手起义军,大权在握。对于郭子兴的后事则格外上心,立碑立传,仁义之致。虽然郭子兴及朱元璋之前也有矛盾,但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各地方起义军内部混乱的局势下当然是大获人心的。 与其他起义军领导人相比,朱元璋更审时度势,以及能在当时混乱、复杂的形式中保存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掌管郭子兴军队后,北方红巾军政权正旺,朱便首先投靠了韩林儿政权。同样屡建战功,很快得到封赏。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被韩宋小明王封为吴国公,爵位极高,更加壮大了势力。几年中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起义军。 大中通宝有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记载有哪些 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曾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之地。《清嘉庆常德府志》载:元顺帝十六年(1356),伪汉陈友谅据常德置元帅府。又载:洪武初,灭伪汉陈友谅,取常德路。因此,常德多有大中通宝传世或出土。关于大中通宝钱的区分和定性问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认为:龙凤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应天府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 击败陈友谅后,又于江西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五等钱式铸钱。上述由龙凤七年至反元斗争胜利期间所铸大中通宝钱,为吴国公钱,应属于农民起义军的钱币。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1371)再铸的大中通宝钱,背文已加铸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地名,当不再属于农民起义军钱,而应划归明代钱币。 但以往有人对这种区别多未注意,或将有背文者称为农民起义军钱币,或将无背文者归诸明太祖,脱离了反元斗争的历史背景,都是欠妥的。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75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大中通宝有什么历史故事 其收藏价值如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