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熙年间是否铸洪熙通宝是所谓泉家一直未解之谜。《明史.食货志》载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但泉家认为补铸铜钱仅是一句空话。华谱: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或嘉靖年间补铸。按今所见,有小平与折十两种。存世绝少。 《古钱币图解》有传世仅发现二枚,一枚小字者为张叔驯带至国外,大字一品由罗伯昭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钱文平夷,熟旧无锈,一说为当时样钱,也有人怀疑为洪武通宝改刻之记述。其实,历代未大量铸行货币多无史料记载,建元铸钱已是定制,所有关于古钱著述都有缺陷,这已是不争事实。《古钱币图解》一书有以下记述:建国以来,各地文博单位从即将回炉的废铜中抢救出大量珍贵的文物钱币,古钱出土日益繁多。时至今日,国家大规模建设,农村挖宝盛行,出土了大量前所未见的珍稀文物,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历代古钱。 有关古钱币的一些荒诞旧说早应摒弃。当今,仍有一些食古不化之人,把历代古钱图录奉为教义,凡有珍稀古钱面世就视为高仿、臆造,不可能。由此想到,就象中国游泳小将叶诗雯两破世界纪录,英国媒体污蔑服用兴奋剂一样,异曲同工。多说无用,今发洪熙通宝银小平与泉友共鉴。 洪熙通宝如何鉴定 鉴别钱币真伪的技巧是什么 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是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观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粒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看铸币铭文: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钱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钱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 古钱真伪的依据。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84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洪熙通宝如何鉴定 小平钱的特点是什么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