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

2020-07-19 07:01:51

作者 : 我心飞扬

 浏览量: ( 322次 )  评论 : ( 0 )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也是一个迷失的时代,当资本的暴利侵袭艺术的圣地时,回头看看变得非常“充要”。

1989年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l7年。被视为“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的一次最集中总结和华丽落幕”的这次展览,也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5年开始,人们似乎又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当年参与了整个展览的策划者高名潞于2005年7月,在中华世纪坛策划了名为“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展览,引起了业界关注;同年,艺术家刘向东因为其“八五新潮”时期创作、后来又丢失的作品——《哲学手稿》被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而将嘉德告上法庭;又是这一年,文化界掀起“80年代热”。到了2006年,这一热度又迅速蔓延,策展人黄专在深圳策划“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中国嘉德、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分别设立创作于80年代的作品专场;北京保利的“日本所藏中国油画专场”也以“85思潮”为主题,艺术界掀起大规模的80年代艺术热。

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

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几乎所有活跃于当时的艺术家都参加了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题材包括绘画、装置、行为、摄影、录像,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对艺术的传统经验。这次展览采用“不许调头”的交通标志作为标识,这一标识表达了当时艺术家们的一种心愿,即希望当时的改革开放继续向前,不要走回头路。

80年代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仅成为拍卖市场的新宠儿,而且也被艺术家本人或者策展人拿出来“回顾”,且在2006年底再次热闹起来,并将延续到2008年之后。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千万身价

这种热闹也被海外顶级媒体捕捉到,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上刊登了记者Simon Elegant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大卖》(The Great China Sale,该文章描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情景。

文中还提到在2006年11月举行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张晓刚的画作《天安门》以136万美金成交;同时英国的收藏家Charles Saatchi在伦敦拍卖会上也以150万美金的高价购进张晓刚的另一幅画作。

1958年生于云南的张晓刚,现已是赢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顶级油画家。上世纪90年代早期起,张晓刚一直在创作他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这套仿如“文革”时期合家老照片的油画系列也成为艺术家的标志作品。

2005年10月,《血缘系列:同志120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出96.7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中国在世艺术家单幅作品价格的新纪录。

与张晓刚差不多“批次”的当代艺术家开始享受中国艺术家从没有过的礼遇,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北京更拍出22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而他们只经过了20年左右的奋斗就让自己的艺术获得了一个“天量货币的评估”。他们的“现在被关注”,在张晓刚看来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那和这都是一个转折的时代。”

反思商业化迎接“艺术牛市”

艺术批评家观察到这点时,多数认为,在一个过于倾向商业化的艺术体系中,自我审视和接受检阅类似快涨的股市进行的盘整,“如果盘整反思充分,将能顺利冲过高点迎来牛市,否则将进入漫长的回落期。”

此外,除了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外,更重要的是这批“当政艺术家”已经全面掌控艺术话语权,在总结自我的同时,也是对自己“黄金时代”的交待,当然不排除部分投机跟风者借此提升自己的身价。

在八五新潮美术、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等时期冒尖的青年艺术家,一眨眼就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走过了20年历史。

20年的进阶中,中国当代艺术家也经历了被遗忘的90年代低潮期,但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连续以超过9%的发展速度“跃进”,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9655.1亿元,2006年就增至202674.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位已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四位。

综合国力的增强,艺术必然也享受到这一经济成果,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不会骤跌的基础,甚至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一次泡沫沉淀后,将登上漫长的“艺术牛市”。

自我回顾、自我发现还会持续

20年在人的一生只能用“黄金”来比拟,当中国经济已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四时,上层建筑的被决定者开始发威了,它引导的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要登台表演。

艺术家和策展者本人也清晰地看到了这点,2006年11月3日至30日,由黄专策划、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深圳华侨城房地产协办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吸引了众多顶级艺术家和顶级作品。

“创造历史”展收集80年代珍贵的艺术品原件和部分艺术创作文献,展现了以“星星画会”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的基本历史线索。展品包括“星星画会”的珍贵展品、“伤痕绘画”的代表作、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时期各地艺术群体中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如:中国第一部录像艺术作品张培力的《30×30》;王广义在北方和后古典时期的代表作,以及第一次公开展出的《毛泽东AO》的底稿和八九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珍贵图片。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全方位的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的展示和纪念活动。许多艺术批评家及艺术家参加了本次展览及座谈会。

类似这样的“自我观察、自我回顾”都在有计划地自发举行,王广义就准备在明年举办“王广义20年回顾展”,而且是在德国,将从国内运过去80件左右的作品。

一个正常的艺术家不应管太多

“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源泉”,曾经轰动西方的经济哲学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一书在六年内重印了12次,作为声讨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经典著作,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强烈贩卖着他的理念,“以技术开发与大自然开发为基础的发展有着它的极限界域,应当把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

因此,这批缔造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艺术家们首先成了我们观察的对象,目前依然活跃在当代艺坛的艺术家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温普林、肖鲁、尚扬、黄锐、张培力、王鲁炎的同题作答就变得具有标本价值。

这些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的参展艺术家似乎都用了“充满理想”去评价80年代的创作。

方力钧认为“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努力地做,把整个生命都挤压出来,去搏一个未来的感觉。”

王广义用了“纯洁”来评定那段快乐时光,“80年代是充满信仰和理想的时代,很纯洁的一个艺术状态。”

而面对艺术市场的亢奋,很多艺术家也变得尴尬和两难,王鲁炎表示,“艺术市场的火爆是好事,也不一定全是好事,好的方面可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完善和健全,不好的是艺术家心态的浮躁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产业化,艺术质量在此情况下不是上升而是在下降。”

张晓刚则相对平和,“不管外面怎么变动,自己只能一如既往地创作,一个正常的艺术家不应该管那么多。”

但对80年代当代艺术作品的思慕则渗透了收藏家和艺术机构,知名策展人程昕东就表示,“大家都在找那个时期的作品,因为(作品确实有激情,有理想。”

谁在收藏’89艺术大展作品?

1989年的一天下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现代艺术展”的画家王广义,神秘兮兮地把栗宪庭拉到办公室的角落,手哆嗦着,从一个破书包里拿出几叠油渍麻花的钱来,面额十元,一千块钱一沓,共十沓。

王广义用颤抖的声音说:“今天我请吃饭,老栗你来点,什么地方都行。”

晚上,王广义一行十多个人,去一个湖南馆子,吃掉了两百多块钱。

王广义把一张画毛泽东的画卖给了一个叫宋伟的老板,得到了一万块钱。

事实上,1985年开始酝酿的现代艺术展,到1989年办成,但当时艺术家们很缺钱。宋伟很有魄力,他在展览结束后就买下了王广义、丁方、张培力等人的作品,包括肖鲁的装置作品。

17年前的一万元,对当时的“转型艺术家”们来说,价值可想而知。

十多年后,王广义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F4(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岳敏君成员。在2006年春季纽约苏富比香港苏富比两场拍卖中,王广义的政治波普类作品的价格出现了急速上涨,纽约苏富比推出的《大判·波普艺术》成交价为198万元,而在5月份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他的Rolex更是以416万元的价格创下了纪录。

如今拍卖场上的这些数字,虽然已是一万元的上百倍,但对王广义来说,内心掀起的波澜永远无法与当年的一万元相比。

宋伟: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后来据王广义回忆,由于当时的艺术家都很穷,住不起旅店,很多人是住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宿舍、办公室里,展览结束后,很多展品带不走,就不了了之。而他的展品——《毛泽东AO》在大展后上了美国的《明周刊》,并且在展览结束之后被北京商人宋伟以一万元的价格收藏。而这位收藏家,也正是此前高名潞提到“北京一个公司的老板”,此人靠卖盒饭起家,在80年代便有如此眼光收藏当代艺术品,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收藏家宋伟后来去了美国,从美国回来以后,精神就出了问题,据医生诊断,他患的是一种“妄想狂”的精神疾病。后经多方诊治,病情略有好转,但是喝完酒之后还会“发狂”,有时也会发作。在去年肖鲁的作品复制完毕之后他们曾举办过一次研讨会,当时把宋伟也请去了。但是开场没多久他就发病了,开始扔东西,并且表现得非常烦躁。现在的宋伟病情时好时坏,近两年不断有人找他,询问关于当年 ’89大展的事情,可这件事已经成了他心底不能触动的记忆。

而在宋伟发病后,其妻也因此与他离婚,当年收藏的一些’89大展上的参展作品,被陆续卖掉,部分作品流入海外藏家之手,而肖鲁的作品《对话》也在这个过程中遗失。

收藏80当代艺术是因充满力量

自80年代初就到法国从事艺术经纪的策展人程昕东,从1993年起就开始策划中法之间艺术交流的活动,他对80年代艺术作品有着痴迷的喜好。

正在法国巴黎的著名国际策展人程昕东表示,自己有收藏北京“’89现代艺术大展”的作品,“但是当时没钱,只买了二三幅。一件是潘德海的,一件是毛旭辉的。”

当时程昕东花了几百元,一直保留到现在。而目前一件的价值在50万人民币以上,“但肯定不会卖的,因为这些作品代表了历史,有激情,很纯洁,是历史经典。”

为此,程昕东还专门办了“毛旭辉——20年作品回顾展”,包括《坐在扶手椅上的家长》(木板上油画,1989等,从1985年到2005年对毛旭辉的作品都进行了展示。

程昕东告诉记者,收藏’89艺术大展的作品主要考虑了“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非常有力量,作品敏感,是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重点纪录。”

程昕东非常不甘心,“如果有钱我会全部买下,目前也一直在找那个时期的作品,也在做关于80年代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和个展。”

事实上,尤伦斯、管艺、希克、田烟幸人、张颂仁等国内外藏家也都在寻求着这些“特殊时期的作品”,因为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被普遍认为是传统与当代的分野,这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走向高潮。

因此才有了各种百万当代艺术家诞生,包括以97.92万美元成交的张晓刚单幅油画作品《同志》,以627万元成交的孟禄丁、张群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511万元的岳敏君《迷惑的春天》,467万元的《狮子》,徐冰的《鸟》337万元,张洹《和平钟》337万元,张晓刚《血缘:同志NO.120》809万元,方力钧《No.8》345万元,《中国地图》188万元。在内地,周春芽《山石图》440万元,《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丽》253万元,曾梵志《面具》275万元,王广义《大批判——耐克》330万元,张晓刚《戴红领巾的女孩》385万元,石冲《物语水空气和身体》236.5万元。

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海外藏家来华“吸货”也造成了潜在危险。其中,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收藏了大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在他的藏品库中,中国有才华的当代艺术家无一漏网。但北京的几个大型拍卖公司,例如嘉德、太平洋、中贸圣嘉、翰海等的成交中,当代艺术只占有很少的份额,而且通常是油画,而摄影、综合材料装置、雕塑等则更为少见。

尽管有关部门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的潜在危险,已开始向美术机构投入巨资来收藏当代艺术品,例如中国美术馆的收藏费从每年几十万元一下子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力图挽回中国当代艺术流失海外的被动局面,但从这个数字以及作为国家美术馆目前的作为来看,仍然远远不够。收藏界也需要提升对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和主流媒体也应当给予当代艺术更多理所当然的关注。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也是一个迷失的时代,当资本的暴利侵袭艺术的圣地时,回头看看变得非常“充要”。

1989年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l7年。被视为“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的一次最集中总结和华丽落幕”的这次展览,也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5年开始,人们似乎又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当年参与了整个展览的策划者高名潞于2005年7月,在中华世纪坛策划了名为“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展览,引起了业界关注;同年,艺术家刘向东因为其“八五新潮”时期创作、后来又丢失的作品——《哲学手稿》被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而将嘉德告上法庭;又是这一年,文化界掀起“80年代热”。到了2006年,这一热度又迅速蔓延,策展人黄专在深圳策划“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中国嘉德、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分别设立创作于80年代的作品专场;北京保利的“日本所藏中国油画专场”也以“85思潮”为主题,艺术界掀起大规模的80年代艺术热。

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几乎所有活跃于当时的艺术家都参加了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题材包括绘画、装置、行为、摄影、录像,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对艺术的传统经验。这次展览采用“不许调头”的交通标志作为标识,这一标识表达了当时艺术家们的一种心愿,即希望当时的改革开放继续向前,不要走回头路。

80年代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仅成为拍卖市场的新宠儿,而且也被艺术家本人或者策展人拿出来“回顾”,且在2006年底再次热闹起来,并将延续到2008年之后。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千万身价

这种热闹也被海外顶级媒体捕捉到,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上刊登了记者Simon Elegant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大卖》(The Great China Sale,该文章描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情景。

文中还提到在2006年11月举行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张晓刚的画作《天安门》以136万美金成交;同时英国的收藏家Charles Saatchi在伦敦拍卖会上也以150万美金的高价购进张晓刚的另一幅画作。

1958年生于云南的张晓刚,现已是赢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顶级油画家。上世纪90年代早期起,张晓刚一直在创作他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这套仿如“文革”时期合家老照片的油画系列也成为艺术家的标志作品。

2005年10月,《血缘系列:同志120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出96.7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中国在世艺术家单幅作品价格的新纪录。

与张晓刚差不多“批次”的当代艺术家开始享受中国艺术家从没有过的礼遇,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北京更拍出22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而他们只经过了20年左右的奋斗就让自己的艺术获得了一个“天量货币的评估”。他们的“现在被关注”,在张晓刚看来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那和这都是一个转折的时代。”

反思商业化迎接“艺术牛市”

艺术批评家观察到这点时,多数认为,在一个过于倾向商业化的艺术体系中,自我审视和接受检阅类似快涨的股市进行的盘整,“如果盘整反思充分,将能顺利冲过高点迎来牛市,否则将进入漫长的回落期。”

此外,除了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外,更重要的是这批“当政艺术家”已经全面掌控艺术话语权,在总结自我的同时,也是对自己“黄金时代”的交待,当然不排除部分投机跟风者借此提升自己的身价。

在八五新潮美术、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等时期冒尖的青年艺术家,一眨眼就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走过了20年历史。

20年的进阶中,中国当代艺术家也经历了被遗忘的90年代低潮期,但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连续以超过9%的发展速度“跃进”,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9655.1亿元,2006年就增至202674.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位已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四位。

综合国力的增强,艺术必然也享受到这一经济成果,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不会骤跌的基础,甚至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一次泡沫沉淀后,将登上漫长的“艺术牛市”。

自我回顾、自我发现还会持续

20年在人的一生只能用“黄金”来比拟,当中国经济已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四时,上层建筑的被决定者开始发威了,它引导的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要登台表演。

艺术家和策展者本人也清晰地看到了这点,2006年11月3日至30日,由黄专策划、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深圳华侨城房地产协办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吸引了众多顶级艺术家和顶级作品。

“创造历史”展收集80年代珍贵的艺术品原件和部分艺术创作文献,展现了以“星星画会”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的基本历史线索。展品包括“星星画会”的珍贵展品、“伤痕绘画”的代表作、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时期各地艺术群体中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如:中国第一部录像艺术作品张培力的《30×30》;王广义在北方和后古典时期的代表作,以及第一次公开展出的《毛泽东AO》的底稿和八九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珍贵图片。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全方位的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的展示和纪念活动。许多艺术批评家及艺术家参加了本次展览及座谈会。

类似这样的“自我观察、自我回顾”都在有计划地自发举行,王广义就准备在明年举办“王广义20年回顾展”,而且是在德国,将从国内运过去80件左右的作品。

一个正常的艺术家不应管太多

“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源泉”,曾经轰动西方的经济哲学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一书在六年内重印了12次,作为声讨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经典著作,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强烈贩卖着他的理念,“以技术开发与大自然开发为基础的发展有着它的极限界域,应当把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

因此,这批缔造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艺术家们首先成了我们观察的对象,目前依然活跃在当代艺坛的艺术家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温普林、肖鲁、尚扬、黄锐、张培力、王鲁炎的同题作答就变得具有标本价值。

这些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的参展艺术家似乎都用了“充满理想”去评价80年代的创作。

方力钧认为“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努力地做,把整个生命都挤压出来,去搏一个未来的感觉。”

王广义用了“纯洁”来评定那段快乐时光,“80年代是充满信仰和理想的时代,很纯洁的一个艺术状态。”

而面对艺术市场的亢奋,很多艺术家也变得尴尬和两难,王鲁炎表示,“艺术市场的火爆是好事,也不一定全是好事,好的方面可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完善和健全,不好的是艺术家心态的浮躁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产业化,艺术质量在此情况下不是上升而是在下降。”

张晓刚则相对平和,“不管外面怎么变动,自己只能一如既往地创作,一个正常的艺术家不应该管那么多。”

但对80年代当代艺术作品的思慕则渗透了收藏家和艺术机构,知名策展人程昕东就表示,“大家都在找那个时期的作品,因为(作品确实有激情,有理想。”

谁在收藏’89艺术大展作品?

1989年的一天下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现代艺术展”的画家王广义,神秘兮兮地把栗宪庭拉到办公室的角落,手哆嗦着,从一个破书包里拿出几叠油渍麻花的钱来,面额十元,一千块钱一沓,共十沓。

王广义用颤抖的声音说:“今天我请吃饭,老栗你来点,什么地方都行。”

晚上,王广义一行十多个人,去一个湖南馆子,吃掉了两百多块钱。

王广义把一张画毛泽东的画卖给了一个叫宋伟的老板,得到了一万块钱。

事实上,1985年开始酝酿的现代艺术展,到1989年办成,但当时艺术家们很缺钱。宋伟很有魄力,他在展览结束后就买下了王广义、丁方、张培力等人的作品,包括肖鲁的装置作品。

17年前的一万元,对当时的“转型艺术家”们来说,价值可想而知。

十多年后,王广义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F4(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岳敏君成员。在2006年春季纽约苏富比和香港苏富比两场拍卖中,王广义的政治波普类作品的价格出现了急速上涨,纽约苏富比推出的《大判·波普艺术》成交价为198万元,而在5月份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他的Rolex更是以416万元的价格创下了纪录。

如今拍卖场上的这些数字,虽然已是一万元的上百倍,但对王广义来说,内心掀起的波澜永远无法与当年的一万元相比。

宋伟: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后来据王广义回忆,由于当时的艺术家都很穷,住不起旅店,很多人是住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宿舍、办公室里,展览结束后,很多展品带不走,就不了了之。而他的展品——《毛泽东AO》在大展后上了美国的《明周刊》,并且在展览结束之后被北京商人宋伟以一万元的价格收藏。而这位收藏家,也正是此前高名潞提到“北京一个公司的老板”,此人靠卖盒饭起家,在80年代便有如此眼光收藏当代艺术品,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收藏家宋伟后来去了美国,从美国回来以后,精神就出了问题,据医生诊断,他患的是一种“妄想狂”的精神疾病。后经多方诊治,病情略有好转,但是喝完酒之后还会“发狂”,有时也会发作。在去年肖鲁的作品复制完毕之后他们曾举办过一次研讨会,当时把宋伟也请去了。但是开场没多久他就发病了,开始扔东西,并且表现得非常烦躁。现在的宋伟病情时好时坏,近两年不断有人找他,询问关于当年 ’89大展的事情,可这件事已经成了他心底不能触动的记忆。

而在宋伟发病后,其妻也因此与他离婚,当年收藏的一些’89大展上的参展作品,被陆续卖掉,部分作品流入海外藏家之手,而肖鲁的作品《对话》也在这个过程中遗失。

收藏80当代艺术是因充满力量

自80年代初就到法国从事艺术经纪的策展人程昕东,从1993年起就开始策划中法之间艺术交流的活动,他对80年代艺术作品有着痴迷的喜好。

正在法国巴黎的著名国际策展人程昕东表示,自己有收藏北京“’89现代艺术大展”的作品,“但是当时没钱,只买了二三幅。一件是潘德海的,一件是毛旭辉的。”

当时程昕东花了几百元,一直保留到现在。而目前一件的价值在50万人民币以上,“但肯定不会卖的,因为这些作品代表了历史,有激情,很纯洁,是历史经典。”

为此,程昕东还专门办了“毛旭辉——20年作品回顾展”,包括《坐在扶手椅上的家长》(木板上油画,1989等,从1985年到2005年对毛旭辉的作品都进行了展示。

程昕东告诉记者,收藏’89艺术大展的作品主要考虑了“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非常有力量,作品敏感,是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重点纪录。”

程昕东非常不甘心,“如果有钱我会全部买下,目前也一直在找那个时期的作品,也在做关于80年代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和个展。”

事实上,尤伦斯、管艺、希克、田烟幸人、张颂仁等国内外藏家也都在寻求着这些“特殊时期的作品”,因为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被普遍认为是传统与当代的分野,这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走向高潮。

因此才有了各种百万当代艺术家诞生,包括以97.92万美元成交的张晓刚单幅油画作品《同志》,以627万元成交的孟禄丁、张群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511万元的岳敏君《迷惑的春天》,467万元的《狮子》,徐冰的《鸟》337万元,张洹《和平钟》337万元,张晓刚《血缘:同志NO.120》809万元,方力钧《No.8》345万元,《中国地图》188万元。在内地,周春芽《山石图》440万元,《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丽》253万元,曾梵志《面具》275万元,王广义《大批判——耐克》330万元,张晓刚《戴红领巾的女孩》385万元,石冲《物语水空气和身体》236.5万元。

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海外藏家来华“吸货”也造成了潜在危险。其中,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收藏了大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在他的藏品库中,中国有才华的当代艺术家无一漏网。但北京的几个大型拍卖公司,例如嘉德、太平洋、中贸圣嘉、翰海等的成交中,当代艺术只占有很少的份额,而且通常是油画,而摄影、综合材料装置、雕塑等则更为少见。

尽管有关部门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的潜在危险,已开始向美术机构投入巨资来收藏当代艺术品,例如中国美术馆的收藏费从每年几十万元一下子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力图挽回中国当代艺术流失海外的被动局面,但从这个数字以及作为国家美术馆目前的作为来看,仍然远远不够。收藏界也需要提升对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和主流媒体也应当给予当代艺术更多理所当然的关注。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5357.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芝麻开门收藏
 清初 桃池抄手端砚
清初 桃池抄手端砚,估价:(人民币):8,000-10,000元;没有成交;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初桃池抄手端砚,尺寸:18.8×11.7×3cm.Long×Wide×High。长方形抄手砚犹存明代式样,砚面平整,惟于右上角开桃形砚池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388次 |
 清早期 竹根雕松鹤遐龄杯
清早期 竹根雕松鹤遐龄杯,估价:(人民币):30,000-40,000元;成交价格:63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早期竹根雕松鹤遐龄杯,尺寸:8.5cm.High。参阅:《中国竹刻艺术》上册,香港艺术馆,1978年,页262、263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394次 |
 清中期 瓜瓞绵绵端砚
清中期 瓜瓞绵绵端砚,估价:(人民币):20,000-28,000元;成交价格:253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中期瓜瓞绵绵端砚,尺寸:9.1×6.7×2.3cm.Long×Wide×High。清康熙宫廷松花江砚开创象生之风气,以后上行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403次 |
 清雍正 紫砂风卷葵式香盒
清雍正 紫砂风卷葵式香盒,估价:(人民币):80,000-100,000元;没有成交;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雍正紫砂风卷葵式香盒,尺寸:7.5×4.9cm.Wide×High。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上海科学技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407次 |
 清中期 黄花梨笔筒
清中期 黄花梨笔筒,估价:(人民币):10,000-15,000元;成交价格:40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中期黄花梨笔筒,尺寸:16×16cm.Wide×High。黄花梨为明清时期制作家具和文房用器的上选之材,因其纹理华美,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568次 |
清代云南“胡宝丰号 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胡宝丰号 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6,000-8,000元;成交价格:9775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11-21 14:00。清代云南“胡宝丰号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一枚,双梁均打“公议胡记”,重量:169克,城外公议, ...
   | 时间 : 2021-04-04 | 浏览量:749次 |
清代四川“万县 万县”十两圆锭
清代四川“万县 万县”十两圆锭,估价:(人民币):无底价元;成交价格:7475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成交时间:2019-06-04 14:00。清代四川“万县万县”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2克,地方存留银,锭面阴刻“才”字小戳,包浆厚重,GBCAXF ...
   | 时间 : 2021-04-25 | 浏览量:749次 |
  徐三庚(1826-1890) 胡澍校读
徐三庚(1826-1890) 胡澍校读,估价:(人民币):40,000-50,000元;没有成交;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08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08-04-28 14:00。徐三庚(1826-1890)胡澍校读,尺寸:1.5×1.5×3.3cm.Long×Wide×High。款识:边款:金罍道士。。 ...
   | 时间 : 2020-03-05 | 浏览量:750次 |
张见 迷失的墙之十四
张见 迷失的墙之十四 ,估价:(人民币):无底价元;成交价格:184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6秋季拍卖会现当代艺术;成交时间:2016-11-13 14:00。张见(b.1972)迷失的墙之十四,尺寸:31.5×40.5cm.。签名:签名:见材质:金卡彩墨。 ...
   | 时间 : 2021-01-16 | 浏览量:750次 |
清代四川“咸丰三年地丁 合州”十两圆锭
清代四川“咸丰三年地丁 合州”十两圆锭,估价:(人民币):30,000-40,000元;成交价格:345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06-20 13:00。清代四川“咸丰三年地丁合州”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5克,右侧方戳较小,字体娟秀清晰, ...
   | 时间 : 2021-03-22 | 浏览量:750次 |
清代四川“会理州”三两单槽锭
清代四川“会理州”三两单槽锭,估价:(人民币):10,000-15,000元;成交价格:517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06-20 13:00。清代四川“会理州”三两单槽锭一枚,重量:106克,四川通行银锭为圆碗形,少数川滇相邻地区也铸有云南槽 ...
   | 时间 : 2021-03-22 | 浏览量:750次 |
清代四川“盐课 仁岸永隆裕”十两圆锭
清代四川“盐课 仁岸永隆裕”十两圆锭,估价:(人民币):30,000-50,000元;成交价格:109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06-20 13:00。清代四川“盐课仁岸永隆裕”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3克,官铸盐税锭,锭面上方加打“牛”字 ...
   | 时间 : 2021-03-23 | 浏览量:750次 |
清代云南“鸿发字号 利用厚生”四两大三槽锭
清代云南“鸿发字号 利用厚生”四两大三槽锭,估价:(人民币):20,000-30,000元;成交价格:63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成交时间:2019-06-04 14:00。清代云南“鸿发字号利用厚生”四两大三槽锭一枚,重量:154克,“利用厚生”出自《尚书 ...
   | 时间 : 2021-04-23 | 浏览量:750次 |
清代云南“天源盛记 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天源盛记 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8,000-9,000元;成交价格:115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成交时间:2019-06-04 14:00。清代云南“天源盛记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一枚,双梁均打“公估童佘段看”珠边双鱼尾戳记,重 ...
   | 时间 : 2021-04-23 | 浏览量:750次 |
清代云南“福庆正记 伍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
清代云南“福庆正记 伍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估价:(人民币):8,000-12,000元;成交价格:126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成交时间:2019-06-04 14:00。清代云南“福庆正记伍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一枚,双梁均打“公议纹银看讫”珠边戳记 ...
   | 时间 : 2021-04-23 | 浏览量:750次 |
分享到:

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类似藏品价格参考

    关于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的评论

    古玩鉴定
    古玩鉴定

    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相关鉴定结果

    红木算盘鉴定真假

    红木算盘

    鉴定结果:真品
    朋友您好,此算盘就图看,材质看是红木,传世痕迹自然明显, ...
    唐代鱼尾茶则鉴定真假

    唐代鱼尾茶则

    鉴定结果:真品
    黑漆古包浆自然干坑蓝锈附着牢固造型及线条流畅纹饰雕刻以及 ...
    铜鱼鉴定真假

    铜鱼

    鉴定结果:真品
    你好东西没什么大年份就近代小几十年的工艺品喜欢玩玩就好! ...
    鼓乐俑鉴定真假

    鼓乐俑

    鉴定结果:假
    器形不符造型臆造刻工无神锈色不自然
    青铜印章鉴定真假

    青铜印章

    鉴定结果:真品
    锈色入骨自然器型符合坑口偏差腐蚀较重
    铜鼎鉴定真假

    铜鼎

    鉴定结果:假
    友您好 欢迎来到本收藏网平台从您发的图片看,这个造型是仿 ...
    元明龙泉观音瓶鉴定真假

    元明龙泉观音瓶

    鉴定结果:假
    器形不符】刻花纹饰生硬底足火石红为化学做旧 ...
    戈鉴定真假

    鉴定结果:真品
    形制规整锈色自然入骨铸造工艺符合时代特征 ...
    硬杂木收纳盒鉴定真假

    硬杂木收纳盒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收纳盒是现代工艺品,算不上雪茄盒, ...
    青铜杯鉴定真假

    青铜杯

    鉴定结果:假
    锈色浮浅不自然表面人为做旧痕迹明显底部显示的铸造工艺与古 ...
    瓷塑鉴定真假

    瓷塑

    鉴定结果:假
    您好,您发来的这两件瓷塑我仔细看了,瓷塑造型现代,彩料现 ...
    瓷器鉴定真假

    瓷器

    鉴定结果:真品
    光绪仿康熙青花铺首耳瓶。青花发色符合晚清光绪时期特征纹饰 ...
    绳耳炉鉴定真假

    绳耳炉

    鉴定结果:真品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铜炉,从皮壳包浆底足磨损来看,有 ...
    青石鉴定真假

    青石

    鉴定结果:假
    刻画造像与整体风化情况不符刻画开脸与衣饰风格神韵不到位刻 ...
    铜尊鉴定真假

    铜尊

    鉴定结果:真品
    你好看图片东西是个老货年份约民国右但这类东西是日本风格的 ...

    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收藏知识

    大清银币:银元收藏界中的潜力股?

    大清银币:银元收藏界中的潜力股? ...

    大清银币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们近代钱币历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具有较高 ...
    现在袁大头、孙小头市面价是多少

    现在袁大头、孙小头市面价是多少 ...

    袁大头和孙小头作为钱币市场中的经典品种,一直以来的群众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从这两年的市场 ...
    四川卢比银币单月成交大揭秘:藏在银元里的财富密码

    四川卢比银币单月成交大揭秘:藏在 ...

    在钱币市场中,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经典品种之外,还有一些品种的钱币也是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 ...
    银元升值大揭秘:是潜力股还是泡沫?

    银元升值大揭秘:是潜力股还是泡沫 ...

    银元作为收藏市场中的重要存在部分,也是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的,从历史价值来看,他也算得上是 ...
    银元收藏“夏眠”,抄底正当时?

    银元收藏“夏眠”,抄底正当时? ...

    现在已经到了七月份,对于收藏市场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清楚,每年的年中都是属于收藏市场的歇夏 ...
    银元江湖:真假之辨,边齿内齿藏乾坤

    银元江湖:真假之辨,边齿内齿藏乾 ...

    袁大头作为经典品种,一直以来的关注度都是非常高的,但是现在的市场中赝品纵横,高仿品也是数 ...
    惊!PCGS赔付背后,假币假五彩包浆已登峰造极?

    惊!PCGS赔付背后,假币假五彩包浆 ...

    在近期钱币市场中出现了一场,PC评级币的赔付案例,这次的案例主要涉及假币以及五彩的包浆,最 ...
    都说钱币市场歇夏了,但银元价格好像没有降!

    都说钱币市场歇夏了,但银元价格好 ...

    现在已经进入了夏天,然而在收藏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歇夏期,所谓的歇夏期也就是代表着,收 ...
    大街上“高价”收老银元?小心“掉包计”!

    大街上“高价”收老银元?小心“掉 ...

    如果大家在街头遇到高价回收银元的情况,千万要小心以免上当受骗,因为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的收藏 ...
    司法拍卖拍到的银元,1000一枚,经鉴定全是赝品!

    司法拍卖拍到的银元,1000一枚,经 ...

    在钱币收藏市场中捡漏的情况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在这几年想要捡到便宜越来越难了,而且反而一些 ...
    涨涨涨!狂飙!白银价格创13年来新高!

    涨涨涨!狂飙!白银价格创13年来新 ...

    在最近一段时间,白银的市场价格一直都处于暴涨状态,也创下了13年以来的最新记录。现在白银市 ...
    PCGS XF45评级银元:当下热门,未来可期?

    PCGS XF45评级银元:当下热门,未 ...

    这几年在评级币出来之后,对于钱币市场的行情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评级币中不同等级的钱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