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一种分布范围比较广的植物,是自古以来文人志士比较钟爱的植物,很多人赞美竹子的品行好,赞美竹子的气节和精神,很多书画艺术家运用自己的笔墨抒发自己对大自然中竹子的热爱,在绘画国画竹子成就最高的莫过于郑板桥先生,至今后世没有一人能超越板桥竹子,当然国画竹子的发展也不是停滞不前的,我们在欣赏国画竹子的时候能够深深的体味到国画竹子的墨香、墨魂。 中国画竹子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古往今来,画竹名家辈出,如宋代文同、元代吴镇、明代夏昶,清代石涛、郑板桥、吴昌硕等 ,无一不是在追求竹的崇高精神境界。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的同时写诗赞竹道:“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他赞赏竹的品格,推崇竹的精神,崇尚一个人要像竹子那样有气有节。 竹子的高风亮节,坚贞正直,高雅豪迈等气韵,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郑板桥作品不同于传统花鸟画之处,不同于前人之处。传统的兰竹大多数表现为欣赏 性的、娱乐性的主题,画面主要追求自然形象的真与美、绘画技能的高与低、笔墨运用的娴熟与雅俗,而到了郑板桥的笔下,除了达到这些技能技巧外,题画诗还赋 予这题材新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意境,使花鸟画亦能产生思想性、抒情性,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让人看了以后,回味无穷,思绪万千。 竹子亭亭玉立、节坚心虚,有君子之风,象征挺拔和坚强不屈,故人们将竹子以高洁品质而称颂,为一种吉祥象征物。竹心空虚,所以象征着谦虚的美德。竹报平安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不论是王国华老师还是李传波老师的国画竹子作品,都在笔墨的运用之间,将竹子的品性和格高挥洒的淋漓尽致,相比之下,王国华老师笔下的竹子更厚重一些,墨笔更重一些,而李传波老师的国画竹子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意味,简单中不失气质美,在配上隽秀的书法题字,更让这幅国画竹子韵味无穷,也许这两幅精美的国画竹子能够逆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很大的帮助。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14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画竹映照中国文人气魄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