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近十几年来近现代中国书画投资的热潮相比,古画市场显得较为冷清。然而从事古书画研究与鉴定的朱万章却说,古画比新画更经得起市场考验,“古不如新”的现象是暂时的。 清代初期的新安画派作品眼下正在广东省博物馆热展,记者就古画的投资与收藏采访了该馆副研究员朱万章先生。 朱万章认为,所谓古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目前在艺术品市场里,人们对古画的关注度不够,古画不及新画那样受到热捧,其原因有三个:首先是历史原因。上世纪4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书画收藏出现了断层,人们对古画的认识与收藏逐渐淡漠,古画的收藏与研究更多地体现在学术团体(如博物馆、大学等,新兴的一批书画收藏者在古画鉴定方面比较陌生;其次是古画的存货量少,作品不可再生,难以炒热。第三个原因是人们的审美倾向。现在的人大多比较喜欢轻松愉快、活泼欢快之类的题材,而古画厚重、严肃、古朴的风格无法满足人们普遍的审美需要。 朱万章说,古画收藏与投资应该说具有广阔的空间。现在有一个很反常的现象。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画家所卖出的画价远远高于明清时代一些画家。其实从长远看,古画由于它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投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比新画更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古不如新”的现象应该只是暂时的。 投资古画的风险比新画要小得多。原因是新画的价格可能受到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影响,如人为炒作、时尚偏好、画家存世作品的不断增多等,因而价格不太稳定,但古画因为经过时间的洗礼,能流传至今的大多为珍品,保值和升值的潜力极大。 对于收藏与投资古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朱万章认为,所谓“眼力就是实力”,除了提高鉴定能力外,还要人弃我取,不要盲目跟风。艺术标准是收藏书画的一个重要原则。现在市场上正被热捧的画家,将来也许会“门前冷落车马稀”。在古代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元代画家吴镇早年不为人所识,问津者极少,而他邻近的一个艺术水准平平、但善于炒作的画家总是门庭若市,人问其故,他说:“百年后自有公论。”事实上,不到百年,吴镇已成为著名的“元四家”之一(另三家分别为黄公望、王蒙、倪瓒,而那位炙手可热的画家却并不为人知晓了。 投资者在多看真品、多读书的同时,应广交师友。师友之间的互相切磋是提升鉴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时代的书画投资者,应该是一个具有长远目光的儒商,而非普通的投机商。 小贴士:如何鉴定古画和新画 朱万章说,各有各的难度,鉴定古画要先断代,再看其个人风格,而新画少了一个断代的过程,鉴定起来相对难一些。但对于古画鉴定家来说,所要求的关于历史、文学、美学、古建筑、服饰、谥号、官制等综合性的素养较高,不是一两年就可登堂入室的;而新画方面,一般说来,只要对画家的风格熟练掌握,很多人都可以参与鉴定。因此可以这样说,古画难学而易精,新画易学而难精。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30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古画市场隐藏真金白银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