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食货志》载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洪武三年(1370)三月下令户部及各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等,当十重一两,当五五钱,余下当三、当二、当一顺减,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到了洪武八年(1375)因推行大明宝钞而罢宝源局铸钱,第二年又罢各行省宝源局。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二十二年又更改钱式,钱背加铸重量,并置各省宝源局开铸。 以上所录资料,便是洪武通宝背十一两钱的来历和相关背景。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大钱,入谱早,史上铸量不少,遗存相对较丰,收藏价值中下。然而,观此钱,在诸谱中所载入的,皆是单点通这一版式,即通字走之旁为一个点。这似乎是说,洪武通宝当十一两钱,仅此版式。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绝对。 今日,特将所藏一品独特的洪武通宝当十一两钱,帐中点出,遣上博来,让其首次面世。展目此钱,锈色较为特别,几乎通体泛红锈,出土稍有时日,色质介于生坑与熟坑之间。其锈和钱体上的泥垢坚实,紧密的红斑锈皮覆盖全身,并呈油亮之光,整体锈色斑驳之间非常自然,伪所难及。 而从铸体来看,此钱整体浑厚,重达42克余。铸制规整,然,稍有一点移范,边圆廓正,地章亦见平坦,轮边与穿口皆经过修正,官炉出品特征明显。而钱文则更显洪武钱之书意风格,正背两面的文字,书意端庄,笔划遒劲,整体布局协调。其中,通字双点,更显特别。此外,更可见背十、一、两三字,书意完全不同一般,遒劲大气,十分给力。如此这般,此钱乃为大门洞开之品,难以置疑矣。 关于洪武通宝双点通,在洪武通宝的其它大小制式钱中,基本上都是双点通的写法。唯独见谱录和诸多实展之洪武通宝十一两钱是单点通。然而,这并不能表明十.一两钱就只有单点通一个版式。铸局的不同,或者试铸后又停等原因,皆可导致出现不同版式并遗存稀薄。 此双点通洪武通宝当十一两大钱,就目前检索来看,尚未见有复品展示。愚见以为,其当初极可能为试样钱,铸量十分有限而至遗存稀罕,虽不能言什么孤仅,然为洪武钱之珍罕版式,应该不为过。其亦有可能民间尚存,机缘不合,而未公见矣。 总而言之,今日将其面世公见,也可为洪武一两大钱再添新式,实物如此,至于某些先生女士认与不认,倒非要紧。今后若兴致来了,亦著本图书将其录入,那又未尝不可呢。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47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洪武通宝背十一两“双点通”首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