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章 田黄石被称为“石中之帝”,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因得于“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田黄石的形成,溯其原因,是山上的原生矿石由于外力从矿床剥离,散落到溪边的基础岩层上,又经过溪水的滚动洗礼,再被沙土层覆盖,年深日久,矿石受到周围水分、土壤、温度、压力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酸碱度的影响,逐渐着色,形成石皮、萝卜纹以及红格等特征。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中坂、下坂,产量极少,而且没有矿脉可寻,只能在田中随机挖掘,获得佳石的偶然性也非常大,因此,文献上常说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 田黄石被发现的历史较短,至明末才引起当地名流的注意。据施鸿宝《闽杂记》记载:“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憨公见而赏之,遂着于时。”田黄石由此被发现,在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清代才变得价值连城。相传乾隆皇帝梦见玉皇大帝赐他田黄石,并赐书“福、寿、田”三字,一位闽籍大臣听后禀告,玉皇大帝赐给皇上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因为这正合玉皇大帝赐书的“福寿田”三字。乾隆皇帝听后极为高兴,认为这确实是老天他对自己的恩赐。从此,他就在行祭天大礼的时候在祭桌中央供上了田黄石。乾隆皇帝大量收藏田黄石,多用田黄石治以印章。有名的“三希堂”、“长春书屋”印和以一块田黄石镌成的“惟一精惟”白文方印、“乐天”朱文圆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的三连章都是乾隆皇帝以田黄石制的印章,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由是,朝野上下竟相购以田黄石制印,田黄石的身价,一发而不可收拾。有郑洛英《无题》诗可证:“别有连城价,此石名田黄”。 田黄印章昂贵而稀有 田黄石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特别的是其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为田黄石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时至今日,田黄石因其稀有与独特外观而价值不断上升。在201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清恭亲王珍藏的一对田黄印章成交价格达到7143万元,创当时世界最贵田黄记录。如今,郭祥忍雕刻的“九龙戏珠”以1.0925亿元再创田黄拍卖新高。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70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疯狂的石头”寿山田黄石过亿元成交创出纪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