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了表达对中国绝世传奇国画之一《富春山居图》的纪念,艺术家们设计出了各类与《富春山居图》相关的纪念品。作为留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同名邮票 2010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已正式批复同意,将《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首发式放在诞生地富阳举行。据了解,富阳早在1985年就向国家邮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发行《富春山居图》邮票,之后又曾分别于1992年、1995年、2002年多次申请。2004年,经国家邮政局批准,以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剩山图》(《富春山居图》前半卷)为蓝本的“富春山居图”个性化邮票曾在富阳首发。而此次发行的《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共6枚,全套面值9.30元,邮票规格为60×30毫米。 在2010年3月20日的《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首发式上,不仅有《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放大版)首发揭幕,来自大陆和台湾的画家也将再次挥毫共作《富春山居图》,并力争举行“剩山图”和“无用师卷”真迹到富阳圆合的邀约仪式。 辞赋作品 鲁南辞赋协会主席韩邦亭先生创作了《富春山居赋》,全文如下: 乾坤浩浩,华夏泱泱。江山壮丽,民物蕃昌。巧夺造化之美,彩映人文之光。于是骚人作而文辞雅,大匠出而楮墨香。乐奏新声,歌飞鼎盛之世;辉生长卷,韵起富春之江。 遥想子久援毫,揽千丘于神品;奇思出类,为百代之标程。名重四家,偏多燕赵之豪气;胸怀万壑,几许晋宋之高风。年近八旬,始成巨制;时经三载,久负盛名。 观夫《富春山居》一图,其笔也萧散,其气也疏明。其墨也苍老,其境也幽清。状林泉而深秀,撷云水之空灵。树拥村舍,水漫沙汀。渔舟泛碧,杳霭无声。涉平溪而波漾,经野渡而烟生。石苍古以明洁,原为地设;木华滋而清润,自是天成。古意显精思,才接北苑;神品归正脉,艺贯南宗。写翠微以传世,觉宇宙之无穷。是谓画中之《兰亭》也。 斯图既成,藏家振迅。复有绿草经秋,黄杨厄闰。叹西园之多舛,悲东海以扬尘。吴洪裕徒似叶公,真迹就火;乾隆帝全无风雅,赝品成真。而后佳构飘零,一存宝岛之北;名图辗转,一在西子之滨。异地联辉,长隔碧海;遥山同脉,当慰素心。 于今劫灰已冷,盛世洪休。情牵总理,意瞩神州。寄深情于海峡,名家联袂;期国宝之合璧,胜景同游。美政传乎百族,多添麟凤;长风驾于两岸,喜驭骅骝。龙胄欢呼,承瑞露于天外;鸿祉共庆,布嘉声于海陬。兴定国之懋业,多迈古之新猷。沐和风而清玉宇,观大卷以壮金瓯。 于是歌曰:树丰碑于艺苑兮,重此奎章。期宝镜以重圆兮,驰誉十方。续炎黄之盛举兮,喜上康庄。聚三荆而共语兮,其乐未央! 纯银纪念砖 2010年,正值《富春山居图》成画660周年之际,为重现稀世珍宝,重现“山水第一神图”——《富春山居图》传世风采,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特推出国宝《富春山居图》纯银纪念砖,首次以纯银纪念砖的形式将国宝画卷完美“合璧”,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0年,正值《富春山居图》成画660周年,有感于国宝《富春山居图》的传奇经历,童友明大师欣然接受邀请,半个世纪多的造币经验,一腔国宝情怀尽情释放到这套国宝《富春山居图》纯银纪念砖上。 铜雕纪念卡 2011年6月1日,当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首次合璧展出之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两岸文化使者”朱炳仁先生设计创作的限量珍藏版《富春山居图》铜雕艺术电话卡也在浙江杭州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内首发,朱炳仁大师现场签售,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铜雕艺术电话卡 这套铜雕电话卡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套卡采取八连张的形式,其中首枚为“剩山图”,另7枚为“无用师卷”拼接组合。铜雕卡运用了刻铜艺术、镂铜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蕴意于铜片之上,再进行氧化色彩处理,使卡片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艺术层次感。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080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与《富春山居图》相关的纪念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