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五百,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嘉禾年间(公元232238年)铸币,面文大泉五百,直读,形制有大小型之分(大型者径约29毫米,小型者约27毫米),版式有长字和短字之别。该钱遗存相对较多,虽非一般普品,然亦不难见到。 而所谓钱树,指一炉范模所出,尚未曾錾切打磨而与槽铜连成一体的一串半成品钱,因其看去仿佛枝叶对称的小树,故称钱树。这种钱树,遗存历史久远,从蚁鼻钱开始,直至中华方孔钱结束历史使命,都有钱树遗存,然在五代十国之前的钱树遗存确是发现甚少,直至近年在东北发现不少辽金钱树,人们方才更多的对钱树有了认识了解。 正因为如此,愚帐中所藏这枝三国东吴时期的大泉五百钱树,便显得十分珍贵难得了。简查相关资料,均无见记载描述,故十分值得一赏。今日小长假,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公展,以飨泉好。 首先,看其书相。展目本品,树上之钱,面文大泉五百四字,篆书书体,直读。观字形则明,其乃该钱之短字版式。可见钱文书写端正规矩,笔划较为莽壮,横直竖立,布局协调,凸显古朴端庄。与谱载该钱短字版比较,亦是无异无邪,故,无需细表,由书相鉴赏之,其时官炉出品,可谓开门无疑矣。 其次,观其铸相。一眼可见,其乃一枝钱树,在槽铜枝干上,共挂有15枚单体钱,左右各七枚,顶部一枚。而这种由15枚钱组成的钱树,与辽金时期普遍的小平钱9枚钱树,有所不同,乃又一种范具形式,根据愚所藏其它类品来看,应是唐代及其以前的一种较普遍的15枚枝范具所为。 此外,本品每枚直径约为27毫米,铸体厚薄适中,大小正是该钱小型形制无疑,通体高月207毫米,整体重208.59克,量足无虚。续观其钱,铸制可谓规整,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较为干净(由此特征来看,其应为出炉后未曾斩切,即直接在树上有所修整所致)。复看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毫无做作之态。再看其树枝,可见在槽铜主干上与钱体之间,分槽铜枝干扁而宽,足可让浇铜足量流入,正是钱树应有之铸相。显而易见,本钱树之诸般铸相,无异无邪,自然得体,乃其时官炉原铸之品,其门可开。 再者,察其锈相。辗转本品,不难看出,其锈色莽苍,叠嶂皮壳裹缚,色真无异,分布自然,深浅相间,锈质锈相凸显耄耋,更是坚实而不糟。续察材质,可识其乃青铜质地无疑,铜色更是熟旧无比,薄锈之处,亦可见包浆熟润,踏实无虚。毫无疑问,此等锈色锈质,昭然一品自然天成之相,无需再表,其门乃不叩自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眼见为实,本大泉五百钱树,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很难置疑。正如前述,这种辽金时代之前的铸币钱树,甚是罕见,检索公展凤毛麟角。因此,虽然大泉五百钱非为珍品,然其有此一树遗存下来,则不能不说其也入珍贵之列。 最后不免一番感叹,至于极个别网络狂人,无知无德,什么历代钱树,没有范铸或翻砂铸,皆为当代新作,妖言惑众,实在是不值一驳。鉴赏就是讲道理,道理通则真,鉴赏也是实物实证,切忌想当然,仅凭自己有限之眼界和眼力,轻率而口无遮拦。一句话,我中华铸币源远流长,历史以来海量之铸,千形百制,唯当以敬畏之心,据实而论之矣。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133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三国东吴极罕见的《大泉五百钱树》珍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