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专场在美国纽约苏富比开拍,上拍的青铜器被业内称为自2007年以来难得一见,预计成交额超过500万美元,最终总成交1678.6万美元,据说几件高价成交作品均为中国藏家购得。 而此前不久,以青铜器收藏和研究著称的上海博物馆斥巨资收购了一件坂本五郎旧藏的商晚期牺首饕餮夔凤纹方卣,这件青铜器被业界视为“骨灰级”珍品,曾被收录于1934年出版的《白鹤吉金集》中。 从上海到纽约,沉寂6年的青铜器收藏市场荡起阵阵涟漪,引发国内收藏界对此国之重器“墙内遇冷墙外热”现象的思考。 相较书画等国内火热的其他艺术品门类,青铜器在国内拍卖市场的处境有些尴尬。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有大量的高古铜器被盗劫或贩卖到海外市场,国内高古铜器一直是国家文物法规重点保护的对象,只有1949年以前出土且有明确收藏传承记录的传世青铜器才能交易。严格的管理限制了青铜器在国内市场上的炒作空间,青铜器拍卖会寥寥。上海崇源2005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周宜壶”以2640万元创下了内地青铜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近几年,虽然出现部分中国企业家和藏家在海外市场高价竞购,但限于政策,不是所有海外回流的拍品都能在国内上拍。
藏家介绍,国内拍卖行的青铜器拍卖成交量很小,但现在国内也有一些专门收藏青铜器的藏家,像陕西和内蒙地区都有青铜器博物馆,但基本上都是私下交易。北京古玩城等艺术品交易集散地,也能找到青铜器的身影。而在更为隐秘的私人交易中,出土青铜器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出土作品甚至通过不同的途径流失海外。 业内资深专家贾文忠分析,青铜器受国家文物部门保护,不准随意在市场交易和上拍。每年虽然有少量符合国家标准的青铜器进行拍卖,但是没法和国内的瓷器、书画的涨势相比。青铜有自己的身份限制,造成中国青铜器市场发展缓慢,国内上拍的青铜器档次低、价格低、数量少、成交率低,致使国内市场交易量长期萧条。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188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青铜器收藏的尴尬境遇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