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的“透明度——法国艺术家德尼斯•萨博翰作品展”开幕式在北航艺术馆举行。据了解,展期将持续至11月3日结束,届时免费向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 展览展出了法国当代女艺术家德尼斯•萨博翰创作的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展现不同地域文化色彩、具有女性主义风格特征的作品40余件,受到欢迎与好评。开幕式上,艺术家德尼斯介绍了其创作采用的艺术手法、构思过程,以及展出作品的相关情况。她谈到,20年的时间里,她将纱布作为创作“容器”,利用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刺绣方法和具有油画般鲜艳和流动色彩的丝线,通过融合创作将不同的个人生活多样呈现,以展现生命的“透明度”以及人与社会联系的力量。展览策展人、北京电影学院宫林教授,展览国际协调人、北京电影学院朱炯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讲述了德尼斯的中国情缘,并从创作形式及精神内涵上分析了德尼斯作品的特点。展览策展人、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蔡劲松教授主持开幕式。 此次展出的40余件作品是德尼斯近15年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其中30件是刺绣、摄影、印刷(染)、手绘等技法在纱布载体上的结合创作;10件为在旧明信片上的刺绣作品,如她所说,这是其运用刺绣进行创作的文化渊源;7件为油画作品,意图向观众表达其创作色彩的特征。可以说,德尼斯的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基础上的,她在世界各地特别研究了传统刺绣的方法和技术,把丰富多变的刺绣、不同国家的民族语言和书写方式,以及现场的摄影图像,利用丝网多重印刷等方式呈现在被浆洗过的纱布上,既体现出材料的综合性和视觉语言的单纯性,又表现了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米基》《安德烈》《阿纳斯塔西亚》《彭芳》《金亨姬》《朱莉》《德尼斯》《哈丽达》……德尼斯的作品几乎每件都是以具体的人名命名,体现了“人”这个主题。这些人都是德尼斯曾经接触、交往,并带给其创作构思和灵感的人。其中既有欧洲的法国人、波兰人,亚洲的中国人、韩国人,也有非洲的刚果人、加蓬人,还有新西兰土著人,同样这个人也可以是她自己。 此外,通过展览作品的文字介绍,观众可以了解到其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涵义。如作品《安德烈》的介绍写到:“安德烈•卡哲尚富有政治责任感,‘人与熊’是他长期关注的主题。他生长在比利牛斯山区的Aspe山谷,为大熊保护事业真诚地全身心投入”《哈丽达》介绍写到:“哈丽达从未停止呼吁人们关注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命造成的威胁。”《朱莉》写到:“朱莉把她住处的所有空间都展示了出来,她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并希望自己的国家(刚果)能变得民主。”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255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法国艺术家德尼斯•萨博翰作品展在北航艺术馆举行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