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风光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经过画家的精心创作,再现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引起了陕西省美术界、广大市民和温州许多在外人士的充分关注。 最近,以雁荡山风光与桂林山水为主要创作内容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林之源诗书画印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行。 林之源说,他的展出成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祖国的山山水水,尤其是家乡雁荡山和广西桂林的山水。他深入到雁荡山、楠溪江和瑶溪写生,完成了《雁山闲居图》、《雁山云烟图》、《雁荡金秋》、《楠溪江风情》等一批作品。十年的隐士生活,使他的作品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精神的交融和人生阅历的独到感悟。也正因此,最近他的作品经过权威评审后,他被中央文史馆圈入了中国当代百名书画名家的范围。他的诗富有山水的情趣,文人的浪漫情调。读他的诗,眼前浮现出中国水墨画般的美景。“双桨摇来朝露白,一竿钓起夕阳红”、“空山寂寂水无声,白屋闭门花自落”,生动朴实不矫情的清新诗风,表达了林先生的人生理想与生活品位。 林之源,字半溪,号石门山樵、冷香居士,1956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儒医世家,年少时即学诗书,习字画兼攻金石。后移居上海。沪上十年,他交往甚广,受益良多。之后游学于香港、台湾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且时有新作,每有好评。游学归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山秀水尽罗于一胸。在游学过程中他幸得章太炎先生第四代传承者刘克雄教授之悉心教导,开始研习国学,其精髓对他后来的作品影响很大,用他的话说,“是刘先生教会了我先做人再做事的人生道理。”十年前,当他游学到桂林资源时,被资源的山水所震撼,遂在资江之畔建“冷香书屋”,开始了长达十年潜心于书画和国学研究的隐士生活。 此次展出的林之源山水作品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的水墨山水,技法上以“泼墨”、“破墨”为主,辅以“皴擦”、“渲染”,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表现远近山色的不同视觉效果,树木的刻画为渴笔焦墨以书入画,整体画面墨韵飞腾、意境深幽,给人一种空灵超迈的美感;另一种类型墨彩并用,一般画面视野开阔场面宏大,注重山水大势的把握,中近景“泼”、“破”、“皴”、“擦”并用,山体的质感和体量感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远景信手泼洒,若山若云缥缈灵动,画面中往往是疏林下数间草庐横斜似有琴声诗韵从窗口飘出;崖壁间一叠飞泉化作氤氲仿佛隐隐幽鸣自空谷传来。山体的描绘以花青、赭石与墨色相配,相得益彰恰到好处,有效地烘托出大自然的妩媚多姿和勃勃生机,对树干树冠的描绘一般以熟褐和黄或绿色与墨色配合。著名美术评论家剑箫先生认为:林之源这样处理,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也更加符合人们的视野习惯。欣赏他的淡墨山水画,我们可以感知天地间的苍茫之气,就萦绕在他那纵横挥洒的笔下。 此次展览展出了林之源先生诗书画印作品266件,其中国画有花鸟、人物、山水作品;书作集正草隶篆;印痕有汉秦风格与现代创新作品不同规格计百多枚;诗作有近百首。其师刘克雄教授评价:无论诗书画印,皆能愈加沉潜而更加奋发。或运刀使笔,或派辞遣句,皆可见名家风范。君已筑基如此,倘假以时日,则大成在望矣!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27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雁荡山风光再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