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住西夏文化的根脉,让它面对时光打磨仍光彩熠熠,让这份文化得以传承,近年来,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展示那些残碑古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化运作让它重现光辉。 A 西夏博物馆 装着西夏历史的“万花筒” 1997年,温涛进入西夏博物馆担任文物保管员,20年过去,不善言辞的他跟年轻时一样,把所有热情都倾注在了那些不会说话的文物上。 陈旧的文物储藏室里,每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这是1998年出土的西夏文残碑,碑边的彩绘刻有龙纹,证明当时西夏国已经吸收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这是白釉剔刻花牡丹纹罐,这个罐子距现在有1000多年历史,牡丹纹和中原文化一样,是贵族的象征……” 西夏博物馆建成于1998年,是全国第一座以西夏陵园为背景、全面系统介绍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西夏文物收藏最为集中的博物馆。馆藏文物83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件,二级文物154件,三级文物347多件,种类有建筑构件、残碑、钱币、瓷器、陶器、铁器、玉器、竹木雕、唐卡绢画等,展出文物展品700余件。 按照计划,明年西夏博物馆将迁到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范围以外,也就是110国道以东。游客们乘坐观光车通过地下隧道,趁着听西夏故事的工夫就能到达陵区参观。那时,会有更加宽敞的文物储存库房,恒温恒湿柜会让竹木雕、绢画等特殊文物的寿命更长。 B 陵园遗址 用年轻的手述说古老的故事 11月24日,24位台湾高校师生组成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宁夏游学之旅参访团走进西夏陵,看到陵园出土的妙音鸟和龙头样的琉璃套兽,有学生说:“我在台湾也见到过这样的建筑!能在西夏陵看到,觉得很亲切。” 这已是“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系列活动第四次走进西夏陵。据统计,自2011年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来,西夏陵已累计接待游客313.04万人。在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步伐中,依靠西夏文化特色,西夏陵已先后开放1、2、3号帝陵,1、2号陵的旅游道路已使陵区形成了完整的旅游通道网。 2016年3月,《西夏陵展示利用工程设计方案》正式获批。按照方案,西夏陵将以全新的方法和布局展示遗址。如今,1、2号陵设置了单独的文物展览室,象征陵主身份和政绩的文物陈列让游客可以全方位了解西夏历史。未来,所有陵园都将建设文物展览室,单独展示每座陵园的建筑文化和丧葬制度。多媒体、大型西夏浮雕、创作油画、艺术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都将应用于西夏文化展示中。 按照西夏陵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4、5、6号陵园随后将相继开放。新修的参观路已经将6号陵和3号陵连通,陵园内旅游道路总长已达14公里。 明年,游客乘坐观光车穿过地下通道,沿参观路就可看到6号陵。考古专家们的发掘现场展示、遗产环境的全景呈现、文物视频播放,将全方位、多视觉呈现神秘西夏的容颜。届时,西夏陵将逐一安装遗址解释说明牌、全景解说牌、微缩模型、场景复原说明牌等展示标识,陵园格局、周边环境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展示。 C 推介展示 将西夏陵文创产品带向世界 12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冬游宁夏·享受阳光”主题推介活动上,听着工作人员对西夏陵的介绍,人们不禁为金戈铁马背景下的帝王陵、雄浑大漠中的力士碑座感叹。 近年来,在区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西夏陵不仅在国内开展推介,还将西夏文化送到了中东、北欧、韩国、美国等国际展会现场。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明信片、书签、手机壳、冰箱贴、钥匙扣、汽车摇头摆件等文创产品,将西夏文化的妙音鸟、力士碑座、帝王陵、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作品、西夏文书法等元素送到了世界各地。 2016年5月,“美丽中国、神奇宁夏”旅游推介会在开罗举行,西夏陵区与金字塔景区签订了友好兄弟景区备忘录。东西方金字塔隔山望海亦能牵手,不是一种偶然。 一直致力于西夏学考古研究的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夏文化在丝绸之路文化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创造的财富是世界的。在学术研究领域,对西夏文化的研究早已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 记者 陈玲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2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多重手段让古老的西夏陵愈发年轻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