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当时清政府欲统一币制,聘请海外高级技师精心设计制造了这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令北洋机器局试铸银币,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铸造了一套主币以圆为单位、面额为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半角五枚一套五等币值的银币,系北洋机器局的初铸银币。该套银币成色不佳,铸额甚少。但该套银币打破了中国历代以两钱纪重的习惯,是我国第一套以圆计值的流通银币。银币正面的周边环镌汉文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中环满文,从清字下满文旋读,汉文译为大清国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内环壹元二字;背面的周边镌英文TWENTY SECOND YEAR OF KUANG HSU★PEI YANG ARSENAL,汉文译为光绪二十二年,北洋兵工厂,币中央镌一个蟠龙。辅币文字图案与主币相同。该套银币开启了我国以圆为货币单位的先河。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清廷下令除保留广东、湖北两地造币厂外,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力图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同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筹办京局(即中央造币厂)。经荣禄极力保留,清廷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币,北洋机器局更名为北洋银元局,其后铸造的银币铭文改为北洋造。 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三十三年。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25、26、29、33年,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60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湖北造光绪元宝壹圆图文鉴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