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背帆船银币,有壹圆和中圆两种。这是在之前民国先后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民国二十一年、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发行孙中山像帆船银币之后为政府推行法币政策,实施通货管理,稳定金融市场,避免物价暴涨采取的减重、减色铸造措施。但最终还在于政府规定纸币为大定货币,白银回收归国库,银元不再流通,所以该版银元铸成后未经流通,存世量极少,都是试铸版。关于此币的铸造情况,目前可查见的资料有以下几种说法: 1、国内著名的金银币藏家施嘉干先生在著作《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49年上海出版)P139中述: 自美国施行白银政策后,中国白银巨量流出,通货奇缩,物价暴跌。从英人李兹罗斯之议,实行通货管理,废止用银,收归国有。但国人用银已习惯,恐生纷扰,故采用折衷办法于二十五年(1936年)改铸小重量之壹圆及中圆银币。此为试铸之一种,系美国旧金山造币厂代铸。铸就甚多,且已运达,但后均销毁,未流用。 2、《百年银圆---中国近代机制币珍赏》的编著者孙浩先生将船样银币称为银两制度的终结者。在书中述道: 1933年7月年底,美国宣布白银国有化,导致全球银价大涨。我国银元大量外流,通货紧缩,外汇减少,引发金融危机。因此,1935年(民国24年11月4日政府紧急实施法币政策,改行管理通货制,限时收兑市面流通的银圆,使银元不在具有货币属性。 1934年6月,美国的导致全球的银价由前一年的均价每盎司0.43美元大涨至0.54美元,使我国银元大量外流因此,的法币制度,废除银本位币制,经发了船洋的停产。国际银价稍后回落,由1935年的均价0.58美元降至1936年的0.45美元。在谋划纸钞取代银本位币的同事,政府也对现行的银元策划着减色,减重的方案。 由于国人用银许久,故实施法币政策之处,为避免人心浮动,中央银行上无意完全禁用银币,计划以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及降低成色来防止私毁偷运出口。这段时期所规划的减重降色银元,正面均为孙中山侧面肖像,有民国25年和26年两种年份。 民国25年船样的图案与普通船洋无二。规格同薄片型。 (笔者注:目前存世的民国25年和26年银币包括有25年船样壹圆、中圆和25年,26年的孙像布图银币)。 3、林国明著《中国金银币目录[第五版]》(马德和钱钞有限公司出版)收录了两枚币样图。 4、华光普著《中国银币大集》中述: 自民国24年(1935年)执行法币政策后,废止用银,白银大量收归国有,甚有成效。事后考虑国人用银习惯已久,恐生纷扰,故欲采用折中办法于民国25年改铸缩小重量之壹圆及中圆银币。但币铸就后并未发行流通。 通过上述藏家描述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民国25年孙像帆船壹圆,中圆银币是1936年铸造。 b.该套币的铸造是为了平息金融危机,满足国民使用银币的习惯。 c.该币共有五种。包含薄片型民国25年壹圆,中圆直齿边减重减色币各一枚;厚型中圆2种;带安全边凹槽的一种。 d.该币铸造了五百万元,但并未正式发行流通使用。 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元孙像船洋的图案: 民國二十五年孫中山像背帆船壹圓銀幣,是民國上海中央造幣廠製造的銀本位制銀質貨幣,該幣按照目前所發現實物及檔案,當年共有二種設計樣幣。 其一是大字版。是上海造幣廠本廠利用二十一年孫中山像背帆船金本位半圓現成之模具進行修改試鑄之樣幣。觀察二十五年孫中山像背帆船壹圓銀幣的圖案,圖樣與二十一年孫中山像背帆船金本位半圓基本相同; 其二是國民政府委託美國費城造幣廠試鑄的小字版(即費城版)樣幣。是依照二十四年孫中山像背帆船銀幣圖案設計,其中有齒邊和凹槽邊兩種。 二十五年孫中山像背帆船壹圓、中圆銀幣的圖案,圖樣雕刻精美,水波紋层层重叠似波涛汹涌;扬帆满张,迎风破浪;船体周边的桅栏、缆绳、船锚清晰可见。币面孙先生半侧像左眼眼中有神,凝视前方。 银币铸工精湛,是船洋试铸样币中最稀少的品种,堪称民国银币珍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77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元图文鉴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