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由山东省博物馆、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临沂市文物局、临沂市博物馆承办的“艺成天工――临沂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在市博物馆开幕。此次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选取了临沂市博物馆近年来合作修复完成的100余件青铜器、漆木器等精品文物集中展示,综合运用器物修复前后对比、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等手段,揭秘文物保护修复技艺,让观众全方位了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展览将持续到10月7日。 “以前看的文物展览都只是文物展出,这次能亲眼看到专家修复文物的过程,感觉很新奇,对临沂的文物又加深了认识。”市民毕女士很喜欢参观文物展览,这次展览形式新颖,让她眼前一亮。 在现场展示修复工作的是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沂市博物馆的两位工作人员,他们现场修复的是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一个蛋壳黑陶杯,这个黑陶杯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一个作品。工作人员将碎片小心翼翼地清理以后,进行试拼接,拼接成功后再用特殊的胶水粘合。所有的流程,工作人员细心完成,在场的市民也看得很过瘾。 在拓印体验区,小朋友们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认真学习拓印。“古代的图腾和文字都太神奇了,博物馆的叔叔阿姨们教我的拓印很有意思。以后我想多学习历史,多了解关于考古的知识。”8岁的小朋友蔡明洋说。 临沂是山东省文物大市,馆藏可移动文物数量近29万余件,大量文物由于自然环境的侵蚀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和损坏,有些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与修复。临沂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自2012年建成使用以来,与山东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合作,对临沂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性修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杨波介绍,临沂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全省重要的文物资源大市,文物数量多、分布广、品类全、价值高。近年来,临沂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在山东博物馆和临沂市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今年7月共同完成了对临沂市博物馆馆藏212件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涨”知识 临沂是山东省文物大市,文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以临沂凤凰岭为代表的沂沭河流域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整个山东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细石器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距今两万至一万两千年的细石器时代遗存,为研究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最好的最直接的考古材料。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从北辛文化一直到今天,文化传承延绵不断,拥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等各个时期的重要遗址。临沂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临沂洗砚池晋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分别入选2003年度和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422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文物是咋修复的?文物修复技艺展在临沂博物馆开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