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日前,余姚朗霞街道的三处文保点维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开春以来,我市各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捷报频传,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竣工,一些文保点旧貌展新颜。 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2014年6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7月被公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该镇十分重视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去年完成石明堂、水夫故居等5处古宅修缮的基础上,又投入300余万元,对连科宅、安汝址、安拙山房、叶家祖宅等7处古宅进行承重结构加固、立面整修和屋面翻修。在修缮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原则,采用原始古朴的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工程即将全面完工。 2月17日,余姚市通过了泥堰徐宅、“新新公司”旧址、介眉堂三处文保点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据了解,这三处文保点均在朗霞街道,这次维修工程总投资200余万元。泥堰徐宅位于新新村,由台门、大厅及正屋组成,规模较大,体现了清代中期姚北大户民居的独特风格,2001年5月被公布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点。“新新公司”旧址位于新新村八字桥,清代民居建筑,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余上县的地下联络站,2004年7月被公布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点。介眉堂位于朗霞村中街,是民国时期知名的中药铺,建筑体现中西合璧的特色,2014年11月被公布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点。 象山县刚刚完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难”先生墓整修工作,给“二难”先生墓安装了防护栏及踏步阶梯。据了解,“二难”先生是指筱和、筱甫兄弟两人。他们是东门岛人,祖籍三门亭旁,一生利人济世,至老不休,诚为难乎其难,被时人称为“二难”先生。另据了解,象山县正在研究对王家谟故居、青草巷李宅、王家道地三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和范家宅院、吴泰和宅院两处历史建筑迁址保护工作。 2月14日,镇海区文保所将散落在山中的宁波帮名人郑振声《伯父振声先生寿圹》碑搬下山进行保护。据了解,郑振声墓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三圣殿水库北侧山麓,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据记载,该墓葬在民国十八年(1929郑振声先生六十大寿时由侄子郑炜昭为其所建。当时该墓葬建筑大多已破损。《伯父振声先生寿圹》碑系郑振声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园石质,重约500公斤,长215厘米,宽55厘米,厚18厘米,250个字,阴刻楷体。据该碑刻记载,郑振声为慈溪鞍山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系镇海澥浦郑氏十七房分支后代,曾在沪继承祖业,并创办崇善会,乐善好施,深受好评。据悉,下一步镇海区文保所将开展对该碑的拓片、文字整理、郑振声先生史迹研究等相关保护研究工作。(记者崔小明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682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延续文脉 留住乡愁 宁波一批文化遗产旧貌展新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