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北京保利2013秋拍“欣遇——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他的两幅作品《墨竹图》和兰竹全性》均以500万起拍,最终分别以580万、680万的价格成交。 他擅书画,时任称赞有“郑虔三绝之目”。当时,由于郑板桥名声很大,山东潍县、济南及江苏扬州一带大量出现他的书画赝品。包括现在书画收藏市场郑板桥的赝品仍然泛滥,为净化书画收藏,我们还是应该好好的总结一下他们的经验。
对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流传下来郑板桥的作品,由于有谭云龙的高仿真代笔,从老仿片的角度看,从纸张、印章、墨质和墨色上来鉴别真假已毫无意义。因为都是用同时代的徽宣,谭云龙也钤盖郑板桥的原章,用的都是同时代的徽墨,所显现的墨色也一致,墨在宣纸上的表现效果及墨法也差不多。所以,最关键的是在画上对笔法的鉴定和落款题跋书法的鉴定。在笔法上,谭木匠的代笔虽然高超,但毕竟是模仿赝品,谭云龙毕竟笔墨功夫不及郑板桥。谭氏伪作虽可乱真,仍有破绽可寻。 在画上,郑板桥的兰竹山石笔调更自然、简练而老练,皴法更随意而生动,充满灵秀而潇洒的书卷气。谭木匠的仿作,笔调因模仿而显呆滞,用墨用色因临仿而不够自然老到,天生的书卷气是自然表现出来的,不是靠临仿来的。谭木匠未全然脱去匠气。 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点苔”。郑板桥画石取法倪云林,即釉细皴,也有乱扫,有时甚至用酣笔畅墨写“一笔石”,很少点苔。青道博物馆有谭云龙本款《竹石轴》(纸本水墨,1793年作),画上的于普源题记写到“谭云龙,子猷,乾隆时木工也。所仿邑侯郑板桥先生,书画、款识、印章均伪脱逼真,赏鉴者几莫能辨其伪赝鼎。此竹石画帧,乃自书本款之作。”这段题记为谭子猷作郑板桥假画之事填增旁证。 在书法上,是辨别真伪的关键。鉴别谭木匠模仿郑板桥的书法比谭木匠模仿郑板桥的画容易得多,明显得多。特别是郑板桥的从书体入画的独有特征不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的。郑板桥的“六分半体”。瘦硬古拙,有些按捺笔画运用画兰竹的方法,大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感。郑板桥所绘的兰竹以草书中竖长笔法运笔,体貌舒朗,风格劲峭,非缺少清劲秀逸之气的谭木匠所能比拟。书体特征是凝聚他毕生心血而成,不是谭木匠几年的功夫就能登堂入室,偷得乱真的“神髓的”。 有专家总结鉴定郑板桥书画的关键:书体叫“乱石铺街”,字体中有的笔画像竹枝和兰叶;画竹的特点是竹叶比竹枝要宽,每一幅单看是“个”字,整看也是“个”字;画石头不点苔。他的署名“燮”字,从“火”字多数是真,从“又”字多为伪。这当为确论和一把钥匙。 此外,与郑板桥同时代的主要作伪人还有郑燮的侄子郑盦以及吴唯、吴小道等人,还有扬州,潍县等地的小名头作伪者。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712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郑板桥书画作品真伪的鉴别方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