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北宋的时候,苏东坡题在吴道子画中的跋语就已经提到了创新这个问题,他指出了吴道子绘画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虽然当时他表面只是指吴道子一个人,但是,很显然这个书画发展的普遍规律被他言中了。即新意的产生必须遵从创造的法则。 书画的发展其实就是指创新,而创新对于每个书画者来说都是自己的事。书画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大体的差异不外是对于笔墨的、色彩的认识及掌控能力;在书画审美上的认识高下;生活经历、学识的不同;师承方面受到的不尽相同的传承教养。事实上,可以说并不是每个书画者都具有创新的能力的,以上我们所述的个体间的那些差异就是造成个人心智的条件。任何一个有创新能力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就是不断开拓的百折不挠的进取心。进取心凭借的就是非一般的心智。只有具备特殊的心智,才可能不满足一般的艺术创作,标新立异成为了他们努力的方向。然而在现实中,却并不是所有具备心智的书画者都能在艺术上有所造就。在书画方面有造诣的不少,而真正能有所成就的创新者却寥若晨星了。 同时代书画者都处在同一的时代大环境中,这个大环境对所有书画从业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时尚倾向对书画审美有着巨大的影响,适应这影响便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其结果便产生了这个时代所特有内容的美术、书法作品。于是就产生了书画领域的时气。每个时代几乎都有自己独特品位的书画时气。时气与个性间存在着相同和相孛,优秀的书画者往往个性更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现象逐渐得到了纠正。当艺术被金钱所左右,当名利被市场所利用,当发展被庸俗所替代,书画个性发展则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和扭曲。当时徐悲鸿为了傅抱石留学的经费,去找了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主动去见官僚权贵不是徐悲鸿的作风,但是傅抱石的留学经费必须解决。徐悲鸿以发现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美术人才,以造就江西省的骄傲和荣誉并拿出自己的一张画来作为交换,终于说服了熊式辉。在今天,官办艺术机构效法徐悲鸿的做法应当是没有什么阻力而且应当是顺理成章的。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艺术人才,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会超过以往,不但书画人才会呈现人才辈出的局面,且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而不至于紊乱到大师漫天飞了。 流行近千年的书画出新意必须遵循的法度在当代受到了挑战,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这与西画的引进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关系最大的还是因为我们改变了书写的形式,在这个圆珠笔铅笔或者电脑书写文字的时代,可能已经不言而喻,在这里想说的是,离开了毛笔就没有了书画,而我们的先辈通过实践留给我们的文化财产是应该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保护去遵从的。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712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书画的发展其实就是指创新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