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的一生非常的波折,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为保护国家财产所做出的努力,另世人感动。 他30岁随着父亲政治上的失败,彻底放下在军政界作为的企望,开始留意文物收藏;43岁在上海遭绑架勒索,财力精力元气大伤,幸赖潘素全力解救,之后流寓西安,在后方广泛交游、填词唱戏、创作喷发;1952年接连遭遇王韵缃起诉离婚、张家芬起诉分产业的官司纠纷,为护住国宝,他宁可卖掉房产满足诉讼要求;最后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起,陆续自愿或不得不自愿地捐赠《平复帖》等价值连城的字画给博物馆,彻底成为无产者——这一次次遭遇都是促成张伯驹人格品行塑造的关键点,而每一部分的写作,都可以看出作者必会捉住最源头的关系、最直接的材料才落笔。 三桩家庭官司,也是作者利用档案写出优势的篇章,较之父亲张镇芳,更可读了几分。作者同情张伯驹为应付家庭纠纷,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和几乎所有财物的窘境,难得的是他没有仅仅站在传主的立场上单向度地简单处置材料,他辨析诉讼档案中传递出的各种信息——大家庭里被视为生育工具的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和活动的自由,张伯驹们并非完全没有责任。作者在这两三章里几乎逐条剖析评判三次起诉、答辩与判决,他告诉读者,就这个案例所见,上世纪50年代的法庭工作,简单却不失人性,张伯驹虽然是名人,也算占理更多的一方,法院仍然考虑了女性的实际生活,而没有获得完胜的张伯驹也完全尊重判决。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757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张伯驹捐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