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钟表的每个零件都很微小,王津需要带上放大镜仔细修复。图片来源:CFP 作为一名钟表修复师,王津从未想过自己竟然“红”了。 “怎么才能进故宫修文物?”“如何才能当您徒弟?”这是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沈阳的宣传现场,王津作为主角之一,被大批“粉丝”簇拥着提问。 自16岁“进宫”以来,王津在故宫工作已近40年,他的工作内容就是修理这儿的上千座宫廷钟表。 清代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尤其喜欢西洋钟表,这些钟表可不只是一套走时、打点儿的工具,而是当时皇帝的高级机械玩具,具有非常复杂的演绎功能。 正因如此,修复钟表则需要更为高超的技艺,这种技艺也是唯一在故宫里绵延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复钟表是种“慢活儿”,王津经常一干就是一天。图片来源:CFP 16岁“进宫”师徒初结缘 当王津回忆如何与故宫结缘时,他说这还要从他的爷爷谈起。 1973年,王津年过七旬的爷爷在故宫图书馆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爷爷,王津选择搬来与爷爷同住。 故宫,在16岁的王津眼中是很神秘的地方,他不曾想过未来的几十年与这里紧紧相连。 从小爷爷就教育王津,宫里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动。所以,每次给爷爷送饭,都等在神武门外。 “我是接我爷爷的班儿进的故宫,当时在故宫文物修复厂老厂长的带领下,第一次在没对外开放的各宫里走了一圈儿。”记忆把王津拉回1977年,一切都仿佛近在眼前。 钟表修复室坐落在“大北宫”,从西华门进入,左拐,沿着红墙一直走便到了。 走进修复室,王津看着一位师傅正在全神贯注的修理着古钟。当老师傅向他展示修理后的钟表如重生般在桌上边唱边动时,王津惊讶着,着迷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日后的师傅——马玉良。“马师傅放下手里的活儿,简单的问了我几个问题,像现在的面试一样。” 一周以后,王津收到了通知,到钟表室上班。从此,王津开始了他40年的钟表修复生涯。 经过王津之手修复的钟表已达300余座。图片来源:CFP 身怀绝技火眼金睛修钟表 王津自带一种温润儒雅的气质,看到他专心地修复钟表的画面,你会发现这与静谧的故宫很是和谐。 如今,故宫珍藏着西洋钟表1500座左右,王津作为故宫第三代钟表修复师,从他手中修复过的就达300余座。 因为宫廷钟表构造相比普通钟表来说更加高级、复杂,多少年来,故宫的修复技艺始终沿用着传统的老法子。 “比如清洗液,现在宫廷使用的仍是过去的煤油。这是因为现代的清洗液腐蚀性太强,很容易伤害到文物。”王津介绍说。 这也是钟表修复后过几十年还是保持地很完好的原因,“有的可能会有一层淡淡的氧化层,但绝不会有腐蚀的痕迹”。 修复钟表工作不只要身怀绝技,还要有一种“细致劲儿”。 由于时间久远,一些钟表齿轮都出现了断齿的情况,修复师就必须手工再锉出一个尺寸正好的齿牙,再严丝合缝地“铆”上焊紧。 此外,修复零件的自然磨损也是现代工艺没法模仿的,必须用肉眼比对,这样才能使修复的钟表正常运转起来。 王津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国网记者尚阳摄 王津称,有的钟表齿轮上的齿甚至断了20个,但也不会另换新轮,而是尽力补齿。宫廷钟表因为做工精致,有的小齿牙甚至不到1毫米高,这些也同样要靠眼力。 “做出一个新齿轮不算什么,但那就不是文物了。”在王津看来,修文物就要有修文物的“样子”。 钟表修复室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制,王津经常在钟表修复室一坐就是一天,他时常觉得一天过得飞快,一会儿就到了下班的时间。“也许因为自己喜爱这个职业,回头想想,几十年过去了,但是我自己还真没意识到。”王津坦言。 钟表修复工作是种“慢活儿”,破损严重的钟修复起来是一个漫长的周期。 王津师徒曾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修复了一对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它除了能播放音乐外,还能自开门,仿制的鸭子能扇动翅膀,小船还能在水里行驶…… 因为钟表设计的复杂精致,单是小零件就有上千个,王津师徒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将其修复,这座钟表曾在荷兰展出半年,如今已被完好地入库保存。 故宫里的钟表多数为孤品,而如何修复这些古钟表,是没有历史资料的,只能完全凭经验来进行修复,这也是修复钟表的最大困难所在。“但我们已经有几十年经验,这些困难应该都能克服。” 因为宫廷钟表构造比较复杂复杂,多少年来,故宫的修复技艺始终沿用着传统的老法子。图片来源:CFP 择一事干一生唯盼更多传承人 王津和钟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可以说,钟表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总惦记着心中的“表”。“有了年假,有时候我也出国转转。职业病,到哪儿都喜欢找钟表看。”王津为了世界知名的“大孔雀钟”特意去了俄罗斯,去西班牙皇宫也是专挑古董钟表参观。 但是无论走了多少个国家,看了多少的他国珍表,王津还是对中国故宫的宫廷钟表情有独钟。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件数比咱们多,有4000多件,但大部分都是怀表,大型钟表比较少。要说构造精巧、功能复杂,那故宫的收藏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王津略带骄傲地说。 目前,故宫还有约300至500座钟表在库房没有动过。余下这些没有被修复过的旧钟表破损程度更大,修复工期会越来越长。“我徒弟小亓这代看来是修不完了。”王津说。 同时,伴随钟表展览安排的更加密集,保养性修复工作也将成为未来的工作重点,这些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如今,钟表修复室里,还是只有王津和徒弟小亓两人。曾经有些年轻人也打电话咨询过王津,然而直接就先问工资多少、分不分房,“很多现实的因素都左右着人们的选择”。 王津坦言,这一行的收入并不高,他也和同样是钟表修复师的儿子说过,如果你喜欢这个工作,那就踏踏实实干,如果喜欢钱,就别干这一行,因为“钱无止境,人能选择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多好”。 2016年,王津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及电影的播出,原本每天在工作室修复钟表的师傅变成了名人,不仅到全国各地参加电影发布会,走到大街上还经常被“粉丝”认出要求合影。 “很感谢大家,通过纪录片和电影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故宫是一件挺好的事,我本身没什么值得让大家关注的,大家应该是觉得通过我的手修复的钟表更吸引人。”王津坦言。 2021年,王津便到了退休年龄,提到日后的生活,在王津看来还是会与钟表密切相关。“如果故宫想返聘我,那我将义不容辞地继续做下去。”王津说。 采访结束,王津骑着他那辆1986年产的凤凰牌自行车离开,那辆车车身斑驳,几经修补,30年来却也未曾离开过它……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771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王津:情有独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