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站在丧失原功能后,沦为出租房多年,墙体上钉挂着晾衣绳、电线,甚至空调外挂机 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题写的站匾,全线也仅存清华园一处,左上角有詹天佑的落款签名 京张铁路各站点中,由詹天佑题写的站匾,仅存清华园站一处。但记者发现,因文保级别低,长年缺乏维护,珍贵的百岁站匾立于老站房之上,已摇摇欲坠。 对此,海淀区文委文物科表示,已和铁路部门建立了联系并且开始积极沟通,提出了保护建议,铁路部门也已开始重视。 探访京张铁路百年站匾摇摇欲坠 京张铁路清华园站始建于1910年(宣统二年,1960年清华大学扩建,车站东移新建,线路向东绕行。迁移后的车站,在服役了56年之后,因京张高铁的动工而退出历史舞台。那座最初的清末老站房,也在近日频繁受到媒体关注,问题却也随之而来。 106岁的清华园老站房,隐匿在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铁路住宅区内,产权单位系北京铁路局,2012年公布为海淀区普查登记文物,但除了一块不锈钢文保牌,记者并未发现其他保护措施。 老建筑坐西向东,北侧部分有五分之二被拆,剖面裸露在外,丧失原有功能后,被当做民房使用多年,饱经沧桑的灰砖墙上钉满电线、晾衣绳,甚至空调外挂机…… 与老站同岁的中央站匾立于建筑之巅,“站車園華清”几个阴刻繁体字,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题写,汉字下面配以独具时代特色的威妥玛音标,这些文字信息堪称老建筑的点睛之笔。 从侧面观察,这块水泥站匾犹如一堵危墙,已经向西倾斜,周围没有任何支撑保护。有铁路爱好者担心,再不进行加固,这块珍贵站匾随时可能坠落。 63岁的袁志刚老人家住老站房附近,他曾任清华园站站长。在他的记忆里,老站房废弃后,成为铁路职工的临时居所。 1972年,因修建铁路住宅,老站房北侧五分之二的建筑、连同两座日军碉堡被拆除,残余建筑继续用作民房。即便被官方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也未见有人对老房子进行过养护。 盘点是现存唯一一处由詹天佑题写的站匾 2005年至今,90后铁路学者王嵬对京张铁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访。他在对全线25座车站踏勘后发现,中央站匾多已无存。 京张铁路全线,仅清华园、青龙桥两座车站尚存中央站匾。青龙桥站因历史地位特殊而得到妥善保护,清华园老站则是在废弃之后无人问津,站匾幸运地遗存下来,但保护环境并不乐观。 这些中央站匾就像车站的“名片”,均历经百年。题写者詹天佑、陈昭常、关冕钧,都是与修建京张铁路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而詹天佑题写的站匾,仅存清华园站一处。 在王嵬整理出的一份《京张铁路建筑物清单》当中,全线25座站房,大部分历史超过百年,但11座已无存,多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拆除,历史信息丰富的站匾也随之消失。幸存下来的14座老站房,仅半数获得文物部门认定。 质疑文物价值高文保级别低 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紧邻著名的“之字形铁路”,又是詹天佑的长眠之地,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清华园站的文保级别则仅为海淀区普查登记文物。 文保级别低,并不代表文物价值低。作为京张铁路唯一幸存詹天佑题写站匾的老站,清华园站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在正阳门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内,相关部门修建了一个清华园站的仿品,看上去很是粗糙,同时也仿造了一块中央站匾。有铁路文保志愿者质疑,在博物馆内修建仿品,而清华园这样亟待保护的真迹,铁路文博机构是否应该加以重视? 区文委正与产权方沟通对方也开始重视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海淀区文委文物科。一名男工作人员介绍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园老站废弃,老站房成为铁路养护段的职工住房,之后也存在出租的情况。但这座老站房产权单位明确——北京铁路局。属地政府也都清楚清华园老站房的文物身份,因此不会被拆除。 近期,京张高铁开工,全社会都很关注清华园站的情况,上周还有媒体为此事联系他们。他们也和铁路部门建立了联系,并且开始积极沟通,提出了保护建议,铁路部门也已开始重视。要根本解决清华园站的保护问题,就要想办法进行腾退,再想下一步该如何保护利用。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815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清华园百年站匾亟待加固文物保护等级偏低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