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学津梁”的王鉴,为著名的“虞山二王”之一鉴,他精通画理摹古尤长,凡四朝名绘见辄临摹,务肖其神而后已,故其笔法度越凡流,直追古哲,而于董巨尤为深诣,皴擦爽朗严重,晕以沉雄古逸之气,诚为先民遗矩,后学指南。 王鉴,生于1598年,卒于1677年,字玄照、圆照,康熙元年(1662)后,避圣祖玄烨讳,改为元照,自号湘碧、弇山后人,江苏太仓人。王鉴在明崇祯六年(1633)乡试成举人,十一年(1638)以祖荫任左府都事,十四年(1641)出仕广东廉州太守,至十六年(1643)罢廉州知府,归故里,构室于弇园故址,额曰“染香”,遂号染香庵主,时年四十六岁。单国霖先生在《融宋入元,南宗正脉——王鉴绘画艺术略论》一文中说到,王鉴在三十九岁时曾访董其昌于云间,曾记:“余丙子年(1636),访董文敏公于云间,出所藏《鹊华秋色卷》见示,相与鉴赏,叹其用笔浑厚,设色秀润,非后人所能梦见。”(《退庵题跋》卷十八)并见到董收藏的董源、巨然山水图,受到董其昌画学的影响。王鉴所览古画众多,浸染甚深,他摹古仿古范围主要是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宗”画家。他自幼学习董源、巨然,后得到董其昌指导,倾心于元四家。他与王时敏相较,王时敏也以董巨、元四家为归,而更专注于黄公望,一生追慕不已,而王鉴师法的范围更为宽泛,他还师法北宋李成、范宽、江贯道、燕文贵、惠崇、米芾等家,又涉及元代赵孟頫、高克恭、赵仲穆、陈惟允、马琬、赵原等家。 王鉴另一个突出成就,即在青绿山水方面,能融合赵孟頫、赵令穰、赵伯驹等家,建立既高华艳冶又浑厚苍劲的青绿山水风格。王鉴于古代大家的艺术有着深切的领悟,能把握各家在图式、丘壑、笔墨、意韵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加以提炼,形成规范化的形式外象和表现语言,达到不求形似、妙得神髓的境地。吴湖帆在王鉴《山水册》(1660年,上海博物馆藏)后题道:“按太守画,三十以前绝不之见。约分甲申(1640)以前为第一期,七十(1667)以前为第二期,七十后为第三期。第一期作,笔墨浑厚而间架松懈;第二期作,悉臻缜密,此册其一也;第三期作,出入神化,不无颓宕处矣。太守青绿法为松雪后一人,清代三百年至今寂然,誉以空前绝后,自无愧色。” 王鉴山水主要学董源、巨然,兼学王蒙。他的早年作品更趋董其昌的风格,中年作品融宋入元,自成一家,晚年画风发生变化,境界由沉雄转为萧索,笔墨由浑厚转为尖利细密,出现较多干笔、方笔。代表作品有七十四岁《临巨然溪山图轴》和七十八岁《关山秋霁图》等。他的画面貌多样,水墨山水笔法细密,丘壑奇妙,其青绿山水溯唐人青绿山水设色,取元人丘壑造型形象。王鉴泛学诸家,汲取董巨的“萧散平淡”和三赵的“刻画细谨”,兼收南北二宗之长,其笔墨风格是沉雄古逸,皴染兼长,其临摹董巨,尤为精诣工细之作。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819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王鉴山水:融宗入元、画路开阔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