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即《爱我朔州护我长城》主题摄影展后,本网工作人员于2016年12月1日到12月4日,对平鲁及右玉段长城进行为期4天的采访及实地采风工作。 古建筑载附着历史的灵魂,被称为一个地方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古建筑大省的山西,面对遍布全省的古建筑,将该如何留住这些历史的记忆? 据统计,现山西73%以上的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古建筑高危,附属在古建筑上的壁画更是岌岌可危。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及外在环境的改变,一些稀有的文化遗存出现了多种病害。还有些古遗迹,虽未废弃,但村中现代化新房比比皆是,传统风貌被破坏殆尽,远未止于有形遗产的消失。某些古老的名称,从此与历史割裂。 阻堡,位于朔州市平鲁区境内,即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灭胡堡。属大同镇分守冀北道所辖井坪路,为“灭胡九堡”之一。清代后,为回避原来民族歧视的称谓,将灭胡堡更名为“阻堡”。曾在这里,铁骨铮铮的将士与鞑靼一次次地兵戎相见,用他们的热血谱写下一曲曲悲壮而又灿烂的民族战歌,只为守护中原大地的平安。而今的阻堡,没了当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姿,断壁残垣,野草丛生,好不荒凉。昔日作为阻堡最具意义的关楼,现已无迹可寻,只剩一座现代砖瓦房伫立在关楼的旧迹上,威严雄伟的关楼,竟只能靠着周边剩余的其它残缺古迹来辨认。 古堡最大的悲哀便是无迹可寻。是谁对濒临的古迹来了致命一击,连一些能够探索历史的证明都不留给后人?或许避无可避的自然灾害已将它侵蚀的快要坍塌,但国家颁布文物保护的概念,绝不是毁旧建新。2006年12月1日实施的《长城保护条例》,明文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长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二十三条对损毁的长城也有所规定: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可是在这里,拆城砖盖新房的事早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古堡内盖起了红砖青瓦的现代房。 面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古建筑保护着实成了文物管理部门的一块心病。古建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当地主管部门应是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莫让千年辉煌历史毁于一旦。(中国文物网驻朔州工作站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825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残堡记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