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即《爱我朔州护我长城》主题摄影展后,本网工作人员于2016年12月1日到12月4日,对右玉及平鲁段长城进行为期4天的采访及实地采风工作。 中国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浩繁,气势宏伟,堪称世界之最。作为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系统,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据咽喉的关隘,都体现出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标志着当时建筑的高度成就。雄伟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情怀,成为边塞文化最值得骄傲的记忆。 朔州段长城大多筑于明年间。它像一匹飞驰的骏马,张扬着草原游牧民族农耕文明的敦厚与朴实,驮负着中原与塞外商贸流通的艰辛与苦旅,铁马、犁铧和驼峰之间的碰撞、影响与交融,构成了最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可以说每次新文化产生的变异,离不开战争频繁的边塞。 承载着峥嵘岁月的长城,本该受人瞩目,敬仰万年。自然灾害的无情的侵蚀,使它如入迟暮之年。长城跨越多个省份,在长城周边存在有大量的居民,他们世代生活在长城边,农耕、放牧是唯一的生活来源,而放牧中牲畜对长城的生态环境及牢固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长城遗迹风化破坏的延续消失。 2006年12月1日,《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中的长城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十年过去了,我国在保护古长城方面虽有了明显成效,但是部分古长城状况依然堪忧。岁月的磨砺、风雪的侵蚀、战争的洗礼、加之人为破坏,一些地段的长城淹没于杂草、废渣之中。 位于朔州右玉县的云石堡,或许是世人从未听说过的地方。云石堡分为新、旧两堡,旧云石堡建于嘉靖年间,因山高无水,离边太远不便防守,于万历十年移建到右玉县丁家窑乡二边长城内,名为“新云石堡”。高大威严的黄土旧堡,兀立在山顶之上,落寞地俯瞰着脚下的河谷,只有太阳用余晖为它披上暖暖的金衣。无人问津的旧云水堡,本以为可以静静地享受着这荒凉的孤寂,可世人偏不让它如愿,在它的身上建立了一座信号塔,堡下还建有通讯机房。 根据《长城保护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在建设控制地带或者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未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绕过长城。无法绕过的,应当采取挖掘地下通道的方式通过长城;无法挖掘地下通道的,应当采取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长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 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骄傲与辉煌竟是与利益无法抗衡。是谁赋予的权利,竟敢在古堡上搭建信号塔?尽管基层文保单位的文保意识已然跟进,无奈长城地处偏僻的山区,在无任何配套装备的情况下,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对部分长城进行巡查,远远达不到国家文物局对长城巡查的需要,只能“望城兴叹”。 我国的历史、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意义远大于经济价值。尽管自然灾害的无情导致某些长城、烽火台、古堡等无法修葺,但现存的历史遗迹更应该值得人们去维修爱护。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文化景观。长城的保护虽并非易事,但某些长城现状已是不容乐观。为了历史的见证和延续,也为了新时代地方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地方基层认识和政策实施的到位,已经刻不容缓。(本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文物网驻朔州工作站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825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长城之殇,古堡之痛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