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笔者再次探访保寿硚。 位于汉口中山大道银丰片旧城改造工地内的清代保寿硚,封闭在大片的工地之中,施工工地内的工作人员谢绝釆访拍照。笔者在施工工地封闭的院墙外远远地拿着照相机拍照,也遭到工地内二位的工作人员的拒绝。其中一位身穿海军衫的工作人员还2次捡拾石块砸向院墙外拍照的我,实在是太不讲理,也太混账。 保寿硚历史悠久,这旧城改造工地内的清代保寿硚,已有354年的历史。保寿硚是武汉市硚口区现存的最后一座古石硚,它也是硚口地区名为“硚口”的历史见证,同时它也是武汉市城市发展的缩影,石硚记载着数百年来江城武汉的历史和沧桑。 汉口保寿硚又名玉麟硚,始建于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原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山陕水烟号商人集资重修。该硚历史悠久,是硚口地区最后一座古石硚。该硚位于硚口区保寿巷,南临长堤街,北靠中山大道,东临延寿巷,西临多福路。桥面总长12.2米、宽3.16米、高1.2米,主桥体由8块麻石的大梁构成。 据史料,旧时汉口的玉带河丶黄孝河曾是汉正街通往后湖府河,木船运输行走的必经之地。汉口玉带河上曾有33座桥。燕山桥、广益桥、多福桥、九如桥……都曾是玉带河上的桥。汉口著名的地名六渡桥曾经就是其中的一座桥,如今的多福路曾经就有多福桥。 在古建筑日益消失的今天,保寿硚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3处仍在原址的古建筑之一,可说是无价之宝。保寿硚重出江湖本是一喜,在原址重新修建再现354年前的汉口玉带河“河桥一体”景观,再现古老的汉口湖港交错和汉正街丶长堤街人商鼎沸的盛景,建成汉口的旅游景点是武汉市民的心愿。 然而,日前惊悉开发商因施工的需要,要将保寿硚整体移位于地下,此举实为对仅存不多的历史文物原貌的破坏。 偌大一座江城武汉,竟然无一座清代保寿硚的容身之地吗? 強烈呼吁原地保留清代保寿硚。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968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強烈呼吁原地保留清代保寿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