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里尖顶建筑是当年一些扫墓人修建的门(白圈处。 张翀古墓,不但是柳州知名的历史古迹,也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近日,一些市民和游客却发现张翀墓被围困在建筑垃圾当中,其中通往古墓的上山旧步道已经完全被堵死。悠悠柳江畔,张翀墓与毗邻的环江滨水大道,本应是柳州环江半岛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线,而如今这处古迹令人“难望”。 张翀及其母亲墓文物牌旁堆满渣土。 1自治区级“文保”单位 根据自治区博物馆官方网站的资料,张翀是明代“柳州八贤”之一,曾官至兵部侍郎(正三品。明万历四年(1576年乞休归家,万历七年(1579年死于柳州家中。根据《柳州市城中区志》,张翀墓,位于柳州市郊河东村油榨屯蜈蚣岭上,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 另据资料显示,张翀母亲李氏于隆庆六年(1572年病逝,万历元年(1573年葬在今柳州市阳和新区,2005年因配合城市建设迁至柳州市河东村油榨屯蜈蚣岭,张翀墓东侧200米处。 张翀及其母亲墓,在2009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成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在张翀古墓附近,修立了文物说明牌。 2古墓周边建筑垃圾成山 就在近日,记者前往油榨屯寻找张翀古墓。据当地一村民说,过去通往张翀墓,有一条石头台阶的上山步道,从油榨屯可以沿着这条老路登上达蜈蚣岭,“现在这条路挨堵死了,你们想上去可以跟着运土方的大车,它们往哪里走,你们就往哪里走,可能找得到路”。 经过一名熟悉地形的村民的指点,记者在双拥大道一新建楼盘的对面,找到了进入张翀墓的道路入口。这一路上,不时有运输土方的建筑垃圾车开进开出,掀起阵阵尘土。一路向里,经过油榨屯的一处废弃房屋后,村道一旁出现了几米高的渣土堆,记者徒步翻越这座渣土堆后,一个大型的、由填土形成的山坡出现在眼前。 在这个土坡上,一侧是去往张翀古墓,另一侧则通往更高的山坡,不时有渣土专用运输车沿着黄土路开往更高处。踩着脚下混杂着砖块的渣土,记者来到张翀墓前,在这里一条石头台阶映入眼帘,沿着石阶往下走,便看见张翀墓的文物说明牌。然而,紧挨着这块文物说明牌的,便是一个渣土坡,往前再无路可走。如果要去往张翀母亲墓,要翻下一个近十米高土山,然后才能前往其中。因为道路难行,记者最终无法查看张翀母亲墓的情况。 同时,据当地村民说,前往张翀墓扫墓的人,曾在通往墓碑的老路上,修建过一个水泥“门”。但是,在现场记者看到,这个“门”已经完全陷入了建筑垃圾环围而形成的坑中,只露出两个尖顶。 3围墓渣土源头难查 由柳州市建筑垃圾管理站在去年12月7日制定并加盖公章的、有关柳州市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回填场分布的一份表格中,记者查看到,在河东村油榨屯范围内,有三处经过市容局审核的临时回填场。一处是油榨屯屋背岭、一处是油榨屯红花岭北面,还有一处是油榨屯12队朝口地块,三处回填场的审核日期均在去年的6月至9月间。 记者联系了这三处回填场的联系人,屋背岭回填场的联系人陈先生说,屋背岭这处回填场是在张翀古墓背后的山槽里,回填场范围并不包括张翀墓周边。而关于张翀墓周边为何会渣土成山?陈说,过去曾有渣土车在那里倾倒过,但是现在已经停了,没有再看到有车往那里倒了。 而油榨屯红花岭北面回填场的联系人黄先生说,张翀墓也不在其回填场的区域范围内,但回填场具体边界,他并不清楚。黄说,市建筑垃圾管理站有一份卫星方位指示图,可以看到具体边界。同时,到红花岭北面回填场的渣土车,必须要有证方可进入,但因为行业内都知道油榨屯这里有经过审批的回填场,也有一些无证的车在周边“孖”(音,柳州方言,即搭界他们的回填场。油榨屯12队朝口地块回填场的联系人何先生说,朝口地块并不在岭上,而是在双拥大道一处变电站的后面。但是由于配合柳州市的城市建设,现在这块回填场已经取消了。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014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明代“柳州八贤”之一张翀古墓遭渣土围困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