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53年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旧址被称作“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这里曾走出过包括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在内的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中关村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实验室大楼。自打传出拆迁消息后,多位学者呼吁保护,不过昨日在轰隆的机械声中,这栋63岁的建筑开始拆除。在周边几个现代化科研大楼办公的年轻研究员闻讯,纷纷赶来拍照留念。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 据樊洪业介绍,中关村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选定的‘永久院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科研基地。原子能楼建于1953年,是在中关村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科学实验大楼,是中国核科学发育的摇篮,凝聚和培养了几代核科学研究人才,为研究原子弹奠定了早期的科学基础,堪称是‘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这栋五层高的建筑里走出7位包括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在内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走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三十几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现场:老楼倒地众人留念 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中关村北二条,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几个现代化的高楼中间,找到了“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土灰色的五层建筑外立面显得“寒酸”。整个建筑周围被近两米高的围挡围住,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从大楼北侧动工,在轰隆的机械声中,东北一侧墙壁变为一地碎砖。对于记者的提问,工地保安及其他执勤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不知情”,并阻止记者靠近拍照。 正值午饭时间,从其他科研楼里走出的研究员纷纷驻足观看。年轻人对该楼的历史略知一二,拿出手机拍下最后“留念”。化学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生说,“虽然这楼看起来不起眼,但这里出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085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被拆:曾被建议列为文物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