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反映,昌平区区级文保单位“杨增新墓”周边环境极差。有人在墓碑周边胡乱涂画,甚至连石碑围栏和指示牌上都被喷满“办证”的电话号码。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昌平区文委文物科得到确认,该处确系区级文物,由属地进行日常维护。针对目前的情况,会联系沙河镇处理。 墓碑四周粪便垃圾遍地 昨日记者找到了位于南沙河与京藏高速交会处的“杨增新墓”石碑。该碑是汉白玉质地,龙首龟趺,坐东朝西,朝西一侧刻有碑文。石碑四周有一圈一米多高的石围栏,围栏外立有双面指示牌,明确写了“杨增新墓”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在围栏的东北角,记者看到一个监控摄像头。 尽管有护栏有标识,但这一文物周边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生活废弃物、粪便、建筑垃圾等围了一圈。墓碑围栏的北侧,还立着一个破旧的床垫。石护栏和指示牌甚至遭到了“城市牛皮癣”的侵害,被喷了密密麻麻的“办证”号码。 周围经过的人告诉记者,围栏成这样已经好些年了,“这一片一直也没好好规划过,乱七八糟的。但(石碑好歹是个文物,落这儿真是挺心疼的。” 记者从指示牌上的文字了解到,杨增新曾在光绪年间任新疆省主席兼边防督办。在任期间处理民族事务、外侵内患功勋卓著,卒后绕道苏联将其尸运回北京,葬于南沙河畔。据了解,这块石碑原来并不在此,后因修八达岭高速,向东迁于此地。并于2003年7月被昌平区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目前文物的处境,不少路过市民称“痛心”,并呼吁“应该加强保护,就埋没在这杂草里,别哪天被人破坏,甚至是搬走了都不知道”。 墓碑与京藏高速辅路中间只隔着一段简易墙,一边是文物,一边就是公交车站。但多数在此乘坐公交车的市民都称不知此处还有个文物,更别说这文物的来头。“看见有个石碑在草丛里呢,不知道是什么”。 改造以后可能封闭管理 昨天,记者从昌平区文委文物科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杨增新墓”确系区级文物。“散落在昌平各处的文物太多,我们确实在管理上力不从心。” 他介绍,像杨增新墓这样的文物,日常清扫和安全维护都由文物所在区域属地负责。为了保证安全,文物边上的摄像头与管理部门联网,一旦有人实施破坏活动,也能立马发现。针对记者反映的环境差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联系沙河镇相关部门处理。 后来,工作人员回复记者,“已经和属地管理部门联系,每个周末他们都派人专门打扫和清理。但那儿附近有个鸽市,环境不太好维护,我们也都在尽力。” 这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杨增新墓”已经被列入2017年昌平区文物修缮计划,“改造以后我们可能会对文物进行封闭式管理”。 中国文物网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087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区级文保“杨增新墓”被垃圾包围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