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秀禅寺山门与配殿已毁,仅存正殿 “走进环秀禅寺,犹如进入一座石雕艺术殿堂,丰富精湛的浮雕造像,堪称房山区明代建筑的精华。”作为一处区级文保单位,环秀禅寺虽知名度不高,文献记载中却对其赞美有加,其精湛的石刻艺术,也曾吸引了北京众多文物爱好者。 但让人惋惜的是,古寺近几年被贴上了“最惨寺庙”的标签。《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探访发现,环秀禅寺近年来屡遭破坏,不仅石刻多被盗损,一座殿宇甚至出现多达六个盗坑。文物专家和爱好者呼吁相关部门对这类文物加强保护。 “此前,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范纪萍多次联系《法制晚报》记者,希望能借文化遗产日的契机,呼吁挽救田野文物。他特别提到了环秀禅寺。 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环秀禅寺,在文献中被称为“石雕艺术殿堂”,其精湛的石刻艺术曾吸引了北京众多文物爱好者,但很多人在探访过后,却将其称为“北京最惨的寺庙”。 对比那些被彻底毁的寺庙,环秀禅寺还幸存下来一座正殿,何以成为“最惨寺庙”?” 记者探访寺内精美石刻多被盗损 房山区青龙湖镇晓幼营村西的吕峪沟,因环秀禅寺、广智禅寺深藏于此,被当地村民俗称为“庙沟”。由于长年的开山采石,造成植被破坏,山谷中环境恶化,山体伤痕累累。虽然不是知名古迹,但因文物频繁被盗,两座寺庙都曾在媒体报道中“露脸”。 记者探访发现,环秀禅寺四面环山,占地约5亩。山门与配殿已毁,仅存正殿及一些颓垣败壁。寺院里荒草丛生,无人守护,又远离村民聚居区,平日里人迹罕至,安静得只能听到风声和鸟鸣,加上偷盗留下的创痕,让人略感阴森恐怖。 幸存下来的正殿属砖石无梁结构,系北京地区现存少有的佛教密宗建筑。石拱形汉白玉门窗券面上是花卉、人物、狮、象、鱼、羊、麒麟等栩栩如生的浮雕,将其喻为“书写在石头上的历史”并不为过。 遗憾的是,如今这些“会说话的石头”多惨遭损毁。券门及一扇券窗上的石雕全部被盗毁,伤口裸露示人。殿内的汉白玉佛龛也未能幸免,精美的券面大面积损毁。 狮子浮雕没了“头颅”,法轮石刻悉数消失,殿外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但两碑不是龟趺被“削首”,就是碑身被斩断……这处500多年的建筑散发着颓败的气息。 正殿内外大小盗坑多达6处 记者发现,环秀禅寺的正殿不仅石刻被毁,还存在大大小小的盗坑6处。 殿门前的月台上是一处小盗坑,周围的石板被翻得七零八落,让人难以下脚。 步入正殿,眼前是一个直径约2米、深约1米的盗坑,是盗坑中创面最大最深的一个。殿内一侧墙壁上也出现一个大的盗坑,青砖白灰暴露无遗。就连佛龛的正上方,还有一处小盗坑。 这还不算完,绕至正殿后墙正中位置,青砖被“剥开”三层,看上去像被炮弹轰炸过。最隐秘的盗洞出现在屋顶正脊下方,夏季植物茂密不易被察觉,这个盗洞的位置高出地面约6米。 文保志愿者马志璞,曾多次造访环秀禅寺。他还指出屋顶正脊上的瓦件,全都有小窟窿,“肯定是有笨贼爬上去,挨个敲开、寻找镇物”。 专家分析非老手所为损失无法挽回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介绍说,一座殿宇、六个盗坑,这在北京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可见环秀禅寺的“受重视程度”。 从盗坑的位置判断,偷盗者肯定是奔着镇殿宝物而来,对建筑造成严重破坏。从其手法来看,应该不是老手所为,可能是相关电影、文学作品看多了。 环秀禅寺的石刻精美,很容易引起文物贩子的注意,进行非法的买卖交易。文物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遭到破坏,便无法挽回。 讲述严重破坏主要发生在近些年 据当地多位老人介绍,上世纪50年代,环秀禅寺正殿内的佛像便已无存,但其他建筑构件完好如初,大面积的破坏集中发生在近些年。2005年出版的《图说房山文物》印证了老人的讲述,照片显示当时建筑上的石刻完整无缺。 50多岁的村民老张告诉记者,环秀禅寺曾经香火不断,而现在大不如前,偶有开山采石的人来上香祈福,“六七年前,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的人还找到这里拍摄记录”。 老张回忆,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寺庙陆续遭到破坏。贩子们最早驾驶的柴油三轮货车、到后来的小面、金杯……进进出出不分白天黑夜,“村大队有人负责巡查文物,但很少见到他们过来”,他感觉,环秀禅寺近几年所遭受的破坏,比以往都严重得多。 还有一位60多岁的村民回忆,从他记事起,佛龛里便没了佛像,但大殿还基本完好。后来这条沟来了开山采石的人,在寺庙搭建过工棚,还时常去求个平安。而石刻被毁、盗坑遍布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近些年。 回顾文保牌“迟到”29年 确如老人所说,查阅以往的媒体报道,2014年1月4日晚,有人窜至环秀禅寺,对无梁殿佛龛顶部的藻井石刻实施偷盗。次日,这伙人将石刻搬到寺庙门口时,被群众发现并报警,两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被抓。经鉴定,被盗石刻系国家三级文物。 在庭审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提出了“文保标识缺失的问题”,强调寺庙荒废,有关部门疏于管理,没有提供任何警示标志,当事人不知道是文物,不能预想到搬走石刻产生的后果。 文保标识是文物的身份证,起到宣传和告知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 环秀禅寺1986年被公布为文保单位,直到2015年10月,残败的正殿上才安装了不锈钢文保牌。最基本的一项设施,足足迟到了29年。而在北京市的不可移动文物当中,文物标牌缺失的情况,又何止环秀禅寺一处。 探因人防、技防、物防几乎全无 《文物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 记者发现,环秀禅寺虽为文保单位,但并无专人守护,寺院完全开放,周围人迹罕至,又没有监控设施,人防、技防、物防几乎全无,也应了文物爱好者们“区保即不保”的评价,同时成就了偷盗者的“天时、地利、人和”。 文保志愿者马志璞是一名安防技术工作从业者。他介绍说,随着安防技术水平的发展,很多成熟的安防设备和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到文物技防工作中。传统的视频监控、红外线报警、电子巡更……现实工作中不是没有手段,而是怎样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手段以及配套资金能否到位。 对于田野文物,在保障技防设备覆盖程度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防设备保障运维体系,确保文物时刻处于监控之下的同时,更保障安技防设备的正常运转。 总之,行之有效的技防建设、运维体系,同时加以志愿者、文保员等人防形式,一定能够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在河北省清西陵周边的同级文保单位,不仅人防、物防、技防到位,为确保万无一失,甚至还增加了“狗防”。 回应防范设施要等市局拨款 记者致电房山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工作人员赵金波告诉记者,文物属地管理,他们有和镇里签订责任书,并且开会培训,要求其加强日常巡视。记者问及环秀禅寺多次被盗,谁来对此负责时,赵金波并未回答。对于环秀禅寺的防范措施为何不到位的问题,赵金波回答说,前年往市局报过,得等市里拨钱,但市局要按轻重缓急来批。 随后,记者又致电青龙湖镇政府,文体中心负责镇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一名女工作人员解释说,盗墓的人想尽办法,连国家大型文物也都被盗。记者问及保护措施,女工作人员称,环秀禅寺的现有情况,不可能派人住进去看管。对于技防、物防问题,女工作人员仅回答修缮正在逐级申报,要慢慢来。 盘点 国家文物局于2010年12月发布关于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因为在当年,全国多地文保单位先后发生盗掘古墓葬、盗窃石刻文物案件,田野文物安全形势严峻。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完善防范设施等。 但在紧急通知之后,北京地区的田野文物依然盗情不断。 本报报道北京田野文物盗情(2010年—2015年 2010年 丰台区二王坟石五供,一对蜡扦和宝瓶被盗(区级 2011年 房山区明代太监王安墓,一座宝顶内现3米深盗洞(普查登记文物 2012年 房山区谷积山,一尊明代金刚座及塔刹相继被盗(区级 平谷区烈虎桥,桥头四尊明代石虎被盗(区级 2013年 海淀区万安山法海寺遗址,清代石碑被人断成两截(普查登记文物 房山区伊桑阿墓,华表柱被摔断,莲盘被盗(市级 房山区清代大臣孙国玺墓,墓碑连同龟趺被盗(普查登记文物 房山区岩上村,一尊元代石狮在村委会院内被盗(区级 房山区广智禅寺,明代“观音宝殿”石匾被盗(区级 大兴区永定河神祠碑,乾隆年间碑座被盗(区级 延庆区灵照寺,一对明代石狮被盗,后被警方追回(市级 门头沟区耿聚忠墓,一通墓碑、两尊华表莲盘、一尊石兽相继被盗(区级 2014年 房山区环秀禅寺,嵌壁石刻被盗(区级 海淀区万安山法海寺遗址,一对石狮被盗(普查登记文物 海淀区上庄东岳庙,清代窗雕被盗(市级 门头沟区谭鑫培墓被盗,坟丘被人挖开(区级 丰台区桂峰香公寿塔碑,碑身及龟趺被盗(普查登记文物 门头沟区万佛堂村,一尊石佛被盗(普查登记文物 房山区清代大臣黄廷桂墓,重量超过10吨的墓碑险些被盗,盗运石碑的吊车司机当场被警方控制(普查登记文物 2015年 北京植物园内,王锡彤墓一对石狮被盗(区级 石景山区,鲍贵卿墓一尊莲盘被盗(普查登记文物 海淀区祁耿寰墓现盗洞(普查登记文物 房山区一明代墓现盗洞,举报村民获官方千元奖励(普查登记文物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096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500岁环秀禅寺一个殿现六个盗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