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影响于世界画坛。 自古以来,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生香”,对禽鸟的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尽态极妍,形神兼备;也要把鸟语花香,跃然纸上。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和自然景物分不开的,青山绿水,碧草红花,好鸟十鸣,助人情趣。有的采入歌赋,有的编成小唱,自古就为人们喜闻乐见,一部“诗经”就是最好的花鸟画题材。 我国花鸟画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早的花鸟画依附于装饰画之中,是装饰美术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绘画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上。从各地出土的彩陶器皿上可以看到图案,如鱼、鸟、鹿、和草木枝叶。虽然他们以其质朴明快的线条、灵活的布局、豪放的笔触而堪称绘画佳作,但它仅作装饰纹样之用,灵尚不能独立存在。进入夏、商、周以后,鸟兽形象较为常见。从青铜器的表面纹样直至形制,采用夔龙、蟠漓、凤、鹤、蝉、雀的不少。战国、秦汉的墓室里面壁画和画像时刻,虽以人物为主,但仍不离花木鸟的陪衬。 花鸟画从人物画的陪衬和附属地位中脱胎而出,从实用美术发展到观赏绘画,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是自唐代开始的。初唐时已有专攻花鸟的画家,如薛稷画鹤而名满于世。中唐画家边鸾则画孔雀,及殷仲容,冯绍正等也有一定成就。到晚唐的腾昌佑,刁光胤对花鸟画发展的贡献则更大。刁光胤对西蜀的黄筌等有着直接的的影响。 五代时期与后来的宋形成绘画史上又一灿烂的鼎盛时期。南唐西蜀时代,我国建立了最早的画院。这一时期涌出来了黄筌父子为代表的宫廷画家,南唐有唐希雅、徐熙。故宋人谓“黄家富贵,徐家野逸”。被后人称为花鸟画之祖。元代基本是继文同、苏轼的水墨画作风,并发展成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明代的花鸟画与清代一样是上升阶段,对近代有重要的影响,明建制以后,虽然仿效宋朝设置画院,但建制不全。画院作品勾勒填彩和没有骨法及水墨写意画并存,题材内容与宋画院差别无几,大体沿袭继承宋院体格局。明代中叶,院体吖渐趋衰微,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沿着宋代法常、文同、苏轼和元代赵孟判断路子发展壮大,形成波澜日壮的吴门画派而取代院体与浙派在画坛的地位。 明代后期,写意花鸟画勃兴,画法比元代人更加洗练。主要画家有陈淳、徐渭周之等,他们将写意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尤其陈淳、徐渭最负盛名,被后人人为是开水墨写意铪派的祖师,为画史上最富创造精神的杰出画家。清代宫廷机构中仍设有画院,但在清初由于复古空气笼罩画坛,一批御用画家专事为皇室歌功颂德,崇尚徐黄体貌,绚丽甜俗,毫无生气。即使驰名遐迩的恽南田和沈铨亦仍遵守徐黄旧轨,恽宗法徐家色粉没骨写生一路,形成柔弱婉约的“常州画派”》沈远师黄家勾线填彩,影响远及日本。虽然功力深厚,但却因陈陈相因,缺少显著的创作精神而渐趋衰落之势。 清代中叶,画坛寂寥,一部分人死守徐、黄制,仿效恽南田,已徒具驱壳而气血全无;另一部分人则强调文人画的不求形似的观点,任意为之,信笔涂鸦搞笔墨游戏,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还是燕,竟尚高简,变成空虚”,步入歧途。 清代末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处于极度衰弱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一次又一次的出现。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美术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西方模式兴办的新美术学校和留学生出过学习,使西方美术在中国流行。理论家、思想家发表的改革中国 的美术文章,冲击着几千的旧观点,呼唤着中国美术的革新。从民间美术中吸取营养,使中国传统文人画出现超越古人的雅俗共赏的新格局,强调吸收外国文化艺术。于是近百年的画坛沉寂的局面,在以赵之谦为首的以任百年、吴昌硕等话家组成的上海画派和居巢兄弟、二高(高奇峰、高剑父)一陈(陈树人)组成的广东画派的兴起而告结束. 民国至解放后,中国花鸟画在继承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涌出了一批新时代的花鸟画家。北方以齐百石为首的王学涛、李苦禅等,南方以潘天寿为首的陈大羽、张大千等。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影响最大是是南潘、北齐二人。 潘天寿以骨法用一笔为主,气势夺人,在致力花鸟工整细致的草虫结合一体,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对比关系,并吸取民间艺术的浓丽色彩,既有文人花朵高雅气质,又有鲜明的民间意味,生活气息浓烈。 当今各地的一些中青年画家,有较为全面的绘画基础,不甘于因循守旧,为表现社会主义的新风貌和新时尚的审美风尚,在多方面进行尝试,探索,有的致力于题材的开拓,有的学取装饰画的风格,有的探索新的水墨画效果,有的吸取西洋画之长,有的发展诗、书、画、印的传统。开拓前进。各有所得,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花鸟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能在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精神财富。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169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写意花鸟花的发展史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