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现场拍摄的照片中看到,这尊南朝石辟邪栖身在一处六角形低矮花坛内,花坛类似一座小池塘,池内长着绿藻和杂草,而石辟邪正在里面“泡澡”。 据介绍,这尊石辟邪长1.54米,残高1米,腹围约1.3米,四足已残。由于长期浸泡,风化剥蚀,身上纹饰全无,但两翼依稀可辨。“该文物2年前曾经做过报道,也是因为积水杂草等问题,事后相关单位清理过一次,现在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有所作为保护文物遗产。”徐福庚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通过文物现场指示牌上的电话,联系到了该文物负责单位栖霞区文物科,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座石辟邪属于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由栖霞区文物科管理负责。 市级文物为何屡次“浸泡”在脏乱的水中? 面对记者的询问,工作人员回应称,由于该文物所在村落已被拆迁,而拆迁时遗留下来的大量建筑垃圾破坏了该地区的下水系统,导致池内无法正常排水,所以每次降水该花坛内部都会积水,久而久之就会有绿藻杂草丛生。“但是每次集中降水过后我们都会集中清理,平时也会以季度为单位,对该文物实施定期除草和检修。这次因为南京的雨水还没完全过去,等到天气放晴我们会立即处理。”该工作人员如是说。 “泡”在水里也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 据栖霞区文物科方面介绍,对于石头这种材质的文物来说,有时候“泡”在水里或许比裸露在外更能起到保护作用。“因为这尊石辟邪最初被发现时就是浸泡在河水中的,水对其有一定的养护作用,如果经常裸露在外其实更容易风化。”该工作人员解释说:“此外,对于池内的杂草青苔,不能随意拔出或者铲除,要请专业人员来做细致的清除,以免对文物造成破坏。” 附近村落拆迁,文物将何去何从? 既然附近村落都已基本拆迁完毕,那么这尊文物将何去何从呢?据栖霞区文物科负责人介绍,由于这尊文物的不可移动性,等到该地区拆迁工作全部完成,土地进行转让时会与土地开发商协商,将以这尊文物为中心开发建设一个小型健身公园。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194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马群文物浸“池塘”无人问津?回应:这也是一种保护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