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用纸是指用中国毛笔与中国书画颜料进行书写与绘画的艺术用纸,它已有1800年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结晶。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讲:“中国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现在从中国书法史、绘画史及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国画家对用纸的描述,结合造纸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中国书画用纸的演变。 一、蔡伦发明造纸用于书契,80年后出现了左伯书法用纸(公元105年至264年,计159年)。 中国汉字从古代陶文、殷商甲骨文、初秦石鼓言语、两汉石碑及帛书、竹木简发展而来,一直到东汉和帝时(公元105年)蔡伦发明植物纤维和奠定了纸张作为中国画用纸的基础。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来表达,对纸张质量要求与书契用纸有所不同。为此又注入了造纸家的辛勤劳动与心血,改进质量。蔡伦献纸后80年,即东汉末(公元185元左右),书法家左伯继承与发展了蔡伦的造纸技术,创出了左伯纸,为书法家采用,开创了书法艺术用纸的新世元。 二、兰亭革纸代表了晋、南北朝、隋书画用纸的演变与进步(公元266年至618年,计353年)。 2.张天成一丈二山水画作品《千峰竞秀》 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出了大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等名家。当时艺术家绘画还不用纸张,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及展子虔《游春图》,他们的作品都是绢本。为此,对晋、南北朝书画用纸的演变,亦着重研究书法家书帖用纸。 钟繇主要艺术作品为楷书,王羲之主要艺术作品为行书草书。他们树立了楷书、行书、草书。他们树立了楷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代学书者,乃至东邻日本,莫不宗法王羲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兰亭序》是他用茧纸、鼠笔与朋友悠游之余的得意之笔。原本“兰亭茧纸入昭陵”,随唐太宗陪葬了。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224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收藏字画的用纸方面应该怎么注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