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绿发财 白田卖炭翁 高山石海鲜盘 2009年3月13日,作为向全国两会胜利闭幕的献礼,作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深入的成果,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华彬集团联合主办,中国沃天集团、福建藏天园集团承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在北京华彬大厦隆重开幕。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张克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总局副局长赵学敏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台湾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特为本次交流展发来了贺信,贺信在预祝本次交流展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表达了两岸机构共同努力,让交流展早日在台湾举行的殷切希望。 作为“国石”候选石的寿山石以其深厚隽永的历史底蕴和清奇高洁的文化品格,正在成为大时代下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承载符号。同时,作为维系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纽带,寿山石历来是两岸同胞寻宗问远、遥寄相思之物,尤其在海峡两岸文化互动近年来日益密切和深入的背景下,以寿山石为代表的文化交流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情感交融和文化共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OO六年四月,厦门大学在向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同时,还向连战夫妇赠送了以由著名篆刻家王守桢用寿山芙蓉石篆刻的连战夫妇姓名套章,留下一段佳话。随着寿山石成为“国石”候选石,寿山石在台湾受追捧程度愈来愈高,成为台湾金石收藏市场的一大主力,嘉义市某位收藏家所收藏的寿山石薄意雕法大师林清卿的作品就多达70多方。前海基会秘书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焦仁和说:“两岸携手,进行深度文化挖掘,抢救保护文化遗产,势在必行。如果两岸文化界能不断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一定会有大收获。”这段话可以作为对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的一个总结,一个期待。 2008年3月,首届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在北京成功举行,数百件海峡两岸寿山石精品在奥运年绽放出中国文化的熠熠光芒。第二届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正是在第一届交流展成功举行的基础上,为了深入挖掘和弘扬寿山石文化,不断结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硕果,共同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展示给世界将于2009年3月13日在北京华彬大厦二层举行。 第二届交流展将在首届寿山石展品的基础上,继续突出品质和格调,重点推出海峡两岸名家收藏珍品,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34公斤原石(红田)、卖炭翁(白田)等百件田黄石,以及太平有象簋(高山)、丰猪满园(鲎箕田)、花果鼎盛(水洞高山石)、人生如意(杜陵石)等寿山石雕艺术珍品,同时还将展出中国金石书画名家的寿山石篆刻、印章和书法作品。 2009春天的北京,海峡两岸将再一次因为寿山石而进行中国文化的冥想之旅。 寿山石介绍: 寿山石是福建“省石”、中国“国石”候选石,独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寿山,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与浙江昌化的鸡血石并称为中国印石三宝。根据地质研究,福建省在中生代(距今两亿三千万至七千万年)发生过大量的火山爆发活动,产生了大面积的火山岩。寿山石即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按种类可分为田黄石、荔枝石、都成石、高山石、芙蓉石、大山石等。 寿山石品种很多,按产地划分,主要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石产于溪边水田,产量最少,石质最佳。水坑石产于溪涧水洞之中,山坑石则撒布于山峦溪野。 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样,洁净如玉的寿山石也不能久藏深闺。早在遥远的宋代,梁克家就在《三山志》里记下了寿山石开采量最早的一笔。此时寿山石的开采不只于民间的零敲碎打,官府的参与大大提升了开采的规模与档次。 元明之时,虽然没有官家组织的大规模开采活动,但寿山农民在耕作之余仍采石不止,他们在田间挖到了一种“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宝石,握着手中温润柔滑,并能焕发出灵光异彩,觉得很稀罕。由于这种石头黄澄澄的,且掘于农田,就给它起个吉利的名字“田黄石”。 这田黄石就出自田坑,其质地温润,颜色从外到内由浓渐淡。田坑石按其颜色不同又分为“田黄”、“田红”、“田白”、“田黑”等品种,其中田黄石色黄如枇杷,质韧而坚,是寿山石中最为名贵的品种,被收藏界称为“万石之王”。田黄在清代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到后来,“田黄石”的价格一再扶摇直上,以至“易金十倍”。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的平均价格达到了8000元/克,其中有些精品的价格超过了1万元/克,最重要的是很难再见到珍品。 除田坑石外,由于水坑石出产在寿山溪上游坑头古之麓的溪旁,开采不易,亦甚名贵。水坑石因下水较多,所以石质凝腻,净洁如玉,色彩瑰丽,颜色有朱、黄、墨、白、紫、青,也有在同一块石上五彩纷呈的。“五花石坑,相距十数里,红者、绀者、紫者、稞者、惟艾绿者难得。”南宋《三山志》里的这段描述让人了解了寿山石的斑斓之色。而色相也成为品评寿山石贵贱的标准,藏石家“艾绿为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瓢红又次之”的论断主宰了各种寿山石的命运。 如今,被明清文人推崇为第一石的艾叶绿产量极少,偶尔在矿石中出现一点这样的精灵,多是脱蛋类的石头。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品种恐怕只能在展览中看到。在此展览中,建国五十周年寿山石获奖作品区展示了六大寿山石珍品,其中《花菜》作品,伤口充分利用艾叶绿中的巧色,雕刻成花菜的叶子与菜心。雕工细腻自然,连花菜中细微的小凸起也完整呈现,三分天成七分雕工。 寿山石文化源远流长,寿山石雕刻技艺精湛。其雕刻艺术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的发展日臻成熟,形成了圆雕、薄雕、浮雕、链雕、高浮雕、镂空雕等工艺。“石不能言最可人。”自古以来,寿山石以其特有的优异品质,通过石雕工艺品这个载体,“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青睐。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寿山石及其石雕艺术都很喜爱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寿山石雕刻界名家辈出,许多形神兼具、精妙绝伦的寿山石珍品相继问世,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积淀历久弥新,堪称民族民间文化之精品。2008年5月,江泽民同志到福州视察寿山石文化时,挥毫题词“国石瑰宝”。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289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第二届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开幕(图)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