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花鸟画历史由来已久,许多中国人都喜欢将其作为装饰房屋的原料,装点房屋,使其看上去美观大方,雍容典雅,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可以提高个人的审美观以及艺术感,同时花鸟画还可以调风水,促运势,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促进整个家庭运势提升。当然了,国画花鸟受人们喜爱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像国画花鸟画还可以作为馈赠礼品,办公室,家居,酒店,茶楼等房屋内挂画,以及还有很大的保值升值潜力,但国人喜爱花鸟画的原因还在于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之所在。 花鸟画成为独立学科是在唐代时期,最初出现的花鸟画是以写实、写形为主,宋代院体画中的珍禽瑞鸟等题材为此类花鸟画的代表。进入元代,由于受统治者的压制,消极、避世、隐居思想笼罩文坛,花鸟画一改宋代绘画“刻意求工,妙在赋彩”的风格,转向以纯水墨抒发其内心情感的绘画风格。由写实性逐渐向写意性过渡发展,写意花鸟画成为画坛主流。可以说,大写意花鸟画的写意精神开始于元代,渗透于明代,形成于明末清初时期。在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努力下,大写意花鸟画日趋成熟。从小写意到大写意,无数画家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追求,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大写意花鸟画具有民族特色,富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陈淳、吴昌硕和齐白石是其中三位有代表性的画家。 画家石开六尺花鸟画作品《春满乾坤》 写意花鸟画是经过画者赋予情感之后的生发,通过畅神、抒情、寄兴等方法来表达情感、陶冶心灵,为画者传情。达意、畅神、造境。元代开始出现小写意花鸟画,明代时期,才正式开始出现大写意花鸟画。大写意之“大”,是指内涵丰富,通过简练概括的线条表现出大写意之“大”。“大写意强调无极之境,用大片空白表达作者无限情感,从而能够直抒胸臆,将内心强烈情感通过有限的纸张宣泄出来。”。大写意画首先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其次有寓“物趣”之中的“天趣”,充分地张扬自我,将诗、书融于绘画,加强笔墨情趣。 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洪山花鸟画作品《万紫千红》 明代是花鸟画发展进程中一个高峰时期,不但成就卓著,并能开宗立派。被画史上称为“青藤、白阳”的徐渭和陈淳,他们在继承沈周、文徵明绘画的基础上,笔墨显得愈加放逸豪爽,并将诗文、书法和绘画互融,开创了文人写意花鸟的新风。 国画花鸟画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其保值升值潜力也是巨大的,看国画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就可见一斑,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创者陈淳,凸显“自我”个性的吴昌硕,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极致的齐白石.... 国画花鸟画的魅力所在还在于其画面清新自然,寓意吉祥美好,无论是一枝花、一条鱼、一只小鸟,都神气活现,而并无孤立之感。平淡天真之美就是一种不见雕琢之迹的朴素之美。这些艺术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把自然物象进行提炼的结果。将主观意识与客观认识统一在一起,将思想融入画面。 当代工笔名家萧红牡丹九鱼图《富贵有余》 大写意花鸟画最基本的审美特质是对于“形象”与“意境”两者辩证关系的整体把握,对它的把握程度意味着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把握程度,从而决定了其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形象”与“意境”的智慧把握也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只有对物象有深刻的认识和具体的感受,才能产生出“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就会忘记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情感,不能把自己对物象最真实的感受画出来。既能够尊重客观物理之真实,又能够不拘泥于物象本身,通过对形象的意象化处理,达到神似的艺术效果。看似无意,实则有心。一幅好的作品,读者不仅会被它的构图、色彩所吸引,而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当时作画的一种心情。由此这种强调主客观高度统一的艺术主张便成了中国画境界的核心价值,也使得画家处于更为自由、更加主动的境遇。 大写意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有的精神文化内蕴。首先,它必然受到儒、道、释中国传统三大思想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文化基础。儒家的指导思想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由此可知,“艺”是他们用来增加自己完美的德行所用。道家认为蕴含着天真和洒脱才是“真画家”的条件。自娱,就是道家思想中的“乘物以游心”,是借助笔墨和所表现的物象,来实现心灵的安闲和自适,从而达到精神的自由来缓解内心的勘测。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升飞。另外,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大写意花鸟画形成的重要方面。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452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花鸟画的精神内涵-国人喜爱花鸟画的原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