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绘画的历史,国画花鸟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并且在唐代开始独立,经过五代的发展,到宋朝出现繁荣,从此之后,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一直稳居历史之巅,长盛不衰。个中原因,一方面,由于绘画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与人们的审美趣味有关;而更重要的一面是由于花鸟画发展了寄情寓意的特殊功用,并使之与时政相结合。寓意吉祥美好,符合国人讲的风水运势;画面清新自然,和谐相生,更符合国人品味,今天古玩收藏花鸟画就为大家浅析国画花鸟被国人认可 长盛不衰的原因。 我们从花鸟画悠久的历史来说,中国花鸟画最早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玉器等纹饰中,春秋战国时扩大到漆器、壁画、刺绣等实用装饰艺术中。在春秋战国之后,花鸟画艺术逐渐向写实的方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出现独立的花鸟画,到了唐代花鸟画更加流行,出现了薛稷、边鸾等花鸟画名手。经过五代黄筌、徐熙的发展,花鸟画到宋代已经相当成熟。最初自然风景在艺术中一般是作为人物背景,对它的审美反映与对社会事物的审美反映还没有分家,相反,对前者的反映经常是作为对后者的反映的陪衬和补充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只是由于以后社会生活的发展,自然风景才逐渐具有供人独立观赏的意义。但在唐宋时代发展起来的花鸟画的寄情和寓意功能对花鸟画的发展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自然花鸟的寓意性被运用到花鸟画的创作中,并被社会广泛接受。自然花鸟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审美意义,从初始可能图腾式的思维演变到王权专政气氛的表达,在禽鸟艺术形象上笼罩着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慢慢地被转换成自然花鸟的寓意性,并随着绘画写实技法的提高始终伴随着花鸟画的发展,而且自然花鸟的这种寓意性通过通借、谐音等文学艺术手法的转换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寄托着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花鸟画不只是在客观地表现对象的形态,它既能引起观者的某种联想,也意味着画家通过花鸟寄托的主观情思得到观者的认同。事实上花鸟画科自出现起,已历经多次演变,从最初的以写生传神为目的到被附上各种内涵,而这种指示关系一经形成,即被广泛接受。 同时,国人对花鸟的热情,源于可以在花鸟中落实“格物致知”的理论,画家在观察、体验自然之物时,强调自己的存在,用心和大自然相交,反映在作品的真实性上,是包括画家的本我在内的对自然之物的理解,这种从真实中得来的趣味,就是画家的理解贯注在技巧、形式美上的“物趣”或“理趣”。 花鸟的题材,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寻找“景外之趣”,利用比喻、象征、寓意等方法,根据民间风俗之习惯,虽不加文字说明,观众就能接受理解画外之意。如《牡丹锦鸡图》那锦鸡美丽的羽毛,灿烂而华光灼灼和名称的谐音,而含锦绣前程之意。画中重点刻划了锦鸡的雍容华贵和芙蓉的艳丽姿质,全图在富贵意趣中而不失清雅的格调。《瑞鹤图》中的祥瑞之意更加明显,白鹤自古以来有仙鹤之美称,寓意着永远吉祥如意,万年长久。 花鸟画吉祥寓意之多,举不胜举,像富贵吉祥牡丹图,和美如意荷花图,荷花与鱼的结合九鱼图或是九鱼荷花图,代表连年有余或是招财纳福之说,代表即将来好运的三羊开泰图,步步高升之竹子图,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四条屏图,马到成功的骏马图或是八骏图,多子多福葡萄图,大吉大利雄鸡图等等。 二、宋代绘画对意境的重视,发展了花鸟画的寄情性。宋代绘画强调写生,追求“理趣”,这种“理趣”与诗意的表达相结合,使得北宋院体绘画的社会功能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它淡化了把绘画视为“与六籍同功”的社会功利性,增强了以“怡悦性情”为目的的观赏性;其二,它凭借着诗句,合理地赋予以“以直观叙事状物”为特质的传统绘画以“诗的意境”,从而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富有跳跃性思维的诗性联想。如:传为赵佶的《腊梅山禽图》上正由于题有“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之诗,从而使画中两只栖立腊梅枝上的白头鸟,蕴含着人间爱情白头到老、千秋不变之诗情,令人回味。正是由于有了诗意的注入,就使得“特取其形似”,只重对物象进行工细刻画的院体画,有了“宗旨”和生命的主题,整个画面犹如有了灵魂,立即变得鲜活起来。 三、古代文人“托物言志”的思想被文人引入绘画,更增加了花鸟画的寄情和寓意性。唐宋以来,大量文人进入绘画领域,特别是文同、苏轼等文人的鼓吹,逐渐形成抒情写志,寄兴寓情的艺术观念。画史上称作“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常被画家用来象征文人的品格和志趣。以竹为例:这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植物,早在唐代就被画家们收入画幅,宋代则形成了以文同为首的“湖州画派”,已经将象征意义赋予了竹子;到了元代,由于特定的社会现实,竹子更被文人画家们广为描绘,用以象征自己的民族气节和情操;在清代郑板桥的笔下,通过别出心裁的诗文题款,抒发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思想感情。即使是到了现代,好多画家还是借助竹子的“宁折不弯”、“虚心向上”、“百尺竿头”、“清气昂然”等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和企盼,抒发自己的心胸和意念。 像后来出现的明代徐渭以及八大山人等更是将花鸟画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潮,也是国人比较喜爱的花鸟画类型。 总之,国画花鸟画以其独到的吉祥美好寓意,以及极大的收藏价值,深得人心,深得国人喜爱;这种侧重于以个别的、局部的、微观的自然现象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比、兴之义表达人的审美理想,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俗。所以,花鸟画的这种寄情寓意性一旦形成,便被广泛的接受,使它在唐代成为独立的画科后迅速发展并走向繁荣,而且长盛不衰,以它独特的艺术风貌挺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453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国画花鸟被国人认可 长盛不衰的原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