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公布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家文物局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专家指导组认为:西汉海昏侯墓墓园遗址保存完好,占地4万平方米,由园墙、门阙、侯墓和侯夫人2座主墓及7座祔葬墓、多座寝、祠堂和管理人员用房等建筑遗迹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系统。这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园寝制度价值巨大。 迄今已出土的一万余件文物,特别是侯墓及其车马坑出土的9000多件文物,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真实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更好了解海昏侯墓及其出土文物,记者专门采访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先生(见上图)。 海昏侯墓保存更胜马王堆 文汇报:您如何看待连续出土的“马蹄金”以及本月17日发现的2盒金饼? 张仲立:马蹄金,学界以往也称“麟趾金”,是财富、地位和祥瑞的象征。14日,从主椁室发掘出来的2个麟趾金,各有一个“上”字,且造型精致、工艺精道,猜测应该是当时朝廷赏赐给海昏侯。尤其是体量相对较小的那个,制造工艺叹为观止。17日,我们又发掘出一盒马蹄金和2盒金饼。 当然,麟趾金不是首次在我国考古中有所发现,西安和中山怀王刘秀墓都有过出土,不过此次出土的数量和种类都称得上是最多的一次。中山怀王刘秀墓出土的马蹄金上面都镶有玉。这次在海昏侯墓中,我们暂时没有看到玉,有两种可能:一是本身没镶玉;二是制作时镶嵌着玉,墓室坍塌中脱落掉了。如果是后者,相信还可以找到。 为什么叫麟趾金?麒麟是祥瑞的象征,位居“四灵之首”(麟、龙、凤、龟。相传,西汉太始年间,汉武帝出门春游,回长安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称自己登西陇高原曾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天马,在泰山见到黄金,为表祥瑞,诏铸一批“麟趾”形状的金币,以供汉武帝赏赐诸侯王公等。麟趾金并非流通货币,拥有者的范围不是很大,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提供了佐证。 文汇报:西汉海昏侯墓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相比,谁的考古价值更高? 张仲立:我不赞成这种比较,它们各有千秋。不过从墓葬的保存情况来看,海昏侯墓葬更胜一筹。就西汉列侯级别的墓园墓葬总体看,海昏侯墓园墓葬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要素最全、布局最清的少有的列侯墓园之一。 最为庆幸的是海昏侯墓尚完整,古今盗墓贼未能得手。马王堆汉墓中丞相利苍的墓在唐代就已被盗,其后又经多次盗掘,破坏极为严重,棺椁倒塌,大量文物被毁,墓主人的遗骸散乱不堪。 从出土文物数量上来看,马王堆汉墓共出土3000余件文物,海昏侯墓除主椁室外已出土万余件文物;从文物珍贵程度上来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和大量帛书文献震惊世界。而海昏侯墓也出土了许多珍贵器物,许多都是第一次发现,如青铜火锅、铁罄等。最令人期待的主棺目前尚未打开。 与同时代、同样等级的列侯墓葬相比,海昏侯墓毕竟特殊得多。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由王而帝,又由帝而王而侯的经历,无论如何也给了这座侯墓以特有的多种可能性,包括他很可能有着第一代昌邑哀王刘髆留下的宝贵遗产。 其实,在刘贺被废后,朝廷就明确将其父刘髆的财产断给了他,从该墓早前出土的10余吨五铢钱来看,继位的汉宣帝刘询对刘贺还算是宽怀的,并没有没收叔叔的财产,还允许他有那么多真车马陪葬。 车马陪葬由来已久,汉成帝时期,真车马陪葬浪费社会财富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改由车马明器(即冥器随葬。在海昏侯墓车马坑内,出土的实用高等级安车和轺车5辆,马匹20匹,大体符合海昏侯的列侯身份。相比其他汉侯墓曾经出土过2辆真车马、5辆偶车马,海昏侯墓真车马数量更多,这从侧面说明汉代礼制观念虽重,却又会根据皇帝个人喜好的不同有弹性的空间。 同时,真车马坑内出土了3000余件精美的车马器,有错金银、包金、鎏金等复杂工艺,即使是现代都不一定能够达到。车马造型有望根据资料进行修复还原,复制成功后在博物馆展出,让公众一睹真容。 低氧舱保护是“延时法” 文汇报:对于未来海昏侯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您抱有怎样的期待? 张仲立:我十分看好海昏侯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凡有特点的大型墓葬都具备向今人传递古人信息的特质,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又必须具有独特性、完整性和代表性,这些特点海昏侯墓都具备。 在我国,有很多项目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昏侯墓能不能很快申遗成功是另一回事。但以紫金城为代表的海昏侯国都和以海昏侯墓为代表的墓葬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大、保存好、内涵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属于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这点毋庸置疑。而且,从一开始,国家文物局就派出专家组来指导发掘,并强调按照申遗的标准操作。可见国家文物局也认可海昏侯墓的价值,并将申遗工作前置,为文物保护创造了一个前提。相比有的项目在考古发掘后、专为申遗做整改,海昏侯墓的环境保护和遗产的整体性都有了先决的保证。 当然,最终能否申遗成功,不仅要看文化项目本身的意义,还需地方上做好配合工作。比如,环境整治的力度、文物保护的投入等等。这次动用了低氧舱来做实验室考古,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文物,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名片,十分有利于世人瞻仰古代文明。文汇报:利用低氧舱来保护和修复文物在我国尚属首次,您觉得这样做有必要吗? 张仲立:必要而且可行。海昏侯墓主椁室已经坍塌,但棺木的大体位置基本确定,文物仍在棺内。为了提取这些文物,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棺木进行整体打包,放入低氧舱,如此既为文物的保护多争取一些时间,又为考古人员细心清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戴着氧气面罩工作,可能不是那么舒服呵。 按以往的考古经验,主棺内一般会有衣服、盖的被子、华丽的丝帛等物。像马王堆汉墓就出土过保存基本完好、制作精美的丝织品。尽管主椁室坍塌对棺内的文物有所损害,但至少会有一些遗迹保留下来,低氧舱内的环境就能起到隔绝空气、防止氧化的作用。 另外,墓主人贴身的东西通常都放在棺内,一定会有佩玉等物。比如说,大型玉璧有没有?非常精美的爱物有没有?墓主人的金印有没有?都不好说。还有,棺木之上的外围装饰,即使遇水腐烂了,也应该有些蛛丝马迹。就像马王堆不是还出土了精美的帛画吗?说到底,运用低氧舱是文物保护的一种“延时法”。不管棺内有什么东西,我们整体打包放入低氧舱,就是多争取点时间,更好地保护文物,对即将发现的文物做好充分准备,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古人的创造力不逊今人 文汇报:作为专家组副组长,您长期驻扎在现场。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哪些印象特别深刻? 张仲立:其实,出来这么多文物,每一件都很喜欢。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偏好三组东西:首先是2辆偶车马。这次出土的2辆偶乐车都是通体彩绘,车身上的青铜饰件非常漂亮,俗称“金涂五末”,纹饰也有不同,尤其是金银错部分,异常精美。发掘2辆偶乐车时,我们最先发现錞于,因为它体量很大。随后,我就戴着眼镜、趴在架子上仔细找建鼓,终于找到了建鼓的残片。 最终证实,乐车一辆配有1件錞于和4件青铜铙,一辆配有建鼓,也就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非战时演绎。由此可以推测,海昏侯生前出行时,鼓车响起时车队前行,一旦鸣金则车队停止。 其次,大型乐器组合也是一大看点。要知道,到了汉代,乐已式微,能有青铜编钟就算不错了。而这次一下子出土了2组编钟和一组编磬,还能演奏出各种复杂的乐章,令人啧啧称奇。2组编钟、一组编磬符合周朝以来“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的乐队组织及其规定。 此外,磬一般是石磬。磬本身就是石字底,所以以“石”居多。但这次发掘出来的却是铁磬,在全国也是首例。让人想起来两方面:一是说明古人造物有今人想也想不到的新奇创意;二是在汉代,冶铁的发展和发达显然也刺激到精密如磬的制造领域,反映出当时铸铁工匠的造诣很高。 乐器组合中,还有大型瑟的出现。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面瑟。两架编钟、一架编磬,加上琴、瑟、箫、笙和众多伎乐俑,形象再现了西汉列侯用乐制度和当时的乐器制造工艺。 还有一大看点是蒸馏器。以前,在其他墓葬中,我们也有发现蒸馏器,比如陕西、山东等地,但那些蒸馏器体型很小,被视作炼丹术的产物。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蒸馏器非常完整,体型庞大,蒸馏器内还装有板栗、荸荠、菱角、花生等果实,从颜色看,和现在的没有太大变化。这表明蒸馏器与酿造果酒或果实饮料有关。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如果这个蒸馏器的确与白酒制作有关,就把我国的蒸馏酒的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 我们老祖宗的酒文化非常发达,在统治阶层内部,饮酒也很普遍,在很多礼仪、祭奠等活动中体现得尤为鲜明,酒的种类少说也有10多种。如果在2000多年就有果酒,再次说明古人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毫不逊色于当下。 通常,蒸馏酒需经过调味、调香等多次蒸馏工序制作。随葬品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直接反应,从蒸馏器的出土可以看出,海昏侯对酒的偏好,比如他喜欢什么水果就加入什么水果,就像现在我们的白酒不是也分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凤香等不同香型嘛!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475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全国首创低氧舱保护文物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