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塔 合江楼 金带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千古绝句,成为惠州千年来的代言词。 一直以来,市文广新局十分注重发掘和传承惠州的历史文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家底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00处 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92条,有5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3处历史地段,历史街镇、传统村落在各县(区星罗棋布,传统村落60余处 惠州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素有“粤东重镇”、“岭东雄郡”之誉,历来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军事重镇,门类众多、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现了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的风貌和文化断面,构成了惠州独特的文化生态和历史文脉。 “惠州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0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92条,对401处文保单位、首批202处历史建筑和3507株古树名木全部实行建档和挂牌保护。惠州现有5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3处历史地段,历史街镇、传统村落在各县(区星罗棋布,传统村落60余处。”说起“家底”,市“申名”办副主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罗川山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数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无法复制的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惠州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 如何保护、发掘和传承惠州的历史文化? “只有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的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才能依法依规纳入科学有序的规范保护序列,才能在城市的文脉传承中悉心守望古城的背影、聆听那幽远的足音和怀揣一抹抹乡愁……”罗川山在《惠州城市的文脉认知与地位定格》一文中,对惠州历史文化的情感和惠州“申名”的执着袒露无遗。 追梦 追“国字号”追了20多年 历经2年多50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30多万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和视频汇报片对这个“国字号”荣誉的追求,惠州走过20多年的漫漫征途。 1993年,肇庆、佛山、梅州和惠州同一批申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前3个市和县级市海康(今雷州市于1994年获批,惠州仍保留“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提及这些,罗川山的心情至今难以平复,“当时申报经验不足,申报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惠州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没有理由不积极申报。”罗川山说,2009年,惠州又一次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也就是在这年,“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5月24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惠州“申名”工作正式发力。从此,惠州“申名”之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申名”路线图和时间表越来越清晰。 去年6月,惠州市北门直街、金带街、水东街、铁炉湖和淡水老城等5条街区获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跨过了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最为关键的一道“关卡”; 去年11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评专家组来惠,对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评估考察; 今年,历经2年多50多次修改完善,我市最终形成30多万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和视频汇报片; …… 圆梦 惠州名城属于“一般史迹型” 惠州客家围屋独具特色,惠州计划联合梅州、河源等市,将客家围屋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正是这样的热情与执着,让惠州突破“申名”瓶颈,成功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项德政工程。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也是城市发展的DNA。”罗川山说,惠州“申名”之路艰辛且漫长,这份“迟到”的荣誉背后,不仅有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的鼎力配合、强力推进,还有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这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的保卫战,在惠州大地取得大胜。 罗川山说,今后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惠州的历史文化,梳理惠州历史文化特色,提炼文化资源价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古都型、传统历史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一般史迹型等七大类型,惠州属于“一般史迹型”。 “还有很多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发掘出来,今后这项工作任务会更加艰巨。”罗川山表示,惠州客家围屋独具特色,如惠阳的碧滟楼有形状各异的院落,结构布局巧妙,自成一体,惠州计划联合梅州、河源等市,将客家围屋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533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文化遗产历史文脉保卫战获大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