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商报》持续刊发的“把根留住”系列报道,关注了郑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受到读者的强烈关注。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星光,曾经专门研究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在他看来,国际上的共识就是,保护“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他说,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容易过度重视经济而忽视了保护,虽然近几年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现状仍不容乐观,了解国外的保护理念,也许能让我们找到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秘诀1】 政府投入多,社会参与广 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从保护城市建筑开始的,从上世纪30年代起,直到上世纪末,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机制。 王星光说,保护得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有充足的资金。这些保护资金一部分来源于政府,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的广泛参与。 比如,美国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是国家公园制度,保护经费由联邦政府拨给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时,还通过税费减免和降低门票等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投资。 在英国,保护资金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还有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遗产保护的投入也非常重视。如印度每年国家投入约合3.1亿元人民币;墨西哥每年国家投入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埃及旅游点门票收入的90%上交国库,再返还给文化遗产部门,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王星光认为,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主要是政府,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入的机制,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使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大打折扣。 除了投入极少,有的地方政府还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风景区索要几千万元人民币,迫使风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并扩大开发规模。 在他看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是主要责任者,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吸引社会广泛参与,鼓励以个人名义设立基金。 【秘诀2】 分级保护,体系完善 在很多国家,都有完善的保护体系。王星光说,以世界上最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为例,他们已经形成了保护机构网络。 在意大利,文物保护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类似于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切按原样保存,保护原物不得改变;第二级指具有特色的建筑,室内外不可改动,但结构可以更新;第三级是地方价值建筑,仅保存外观,室内可以改动,以便更好使用;第四级指一般建筑,只要原样不改可以重建。 在很多国家,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比如马来西亚的那穆鲁国家公园和尼亚国家公园,接待设施都是二层的传统民居建筑,高度都低于当地森林的高度,色调大多是木色,没有建筑物是用水泥和石块构建的,因此许多古树和名贵林木并没因建设而受到破坏。 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游人不许带走任何自然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将被高额罚款。在新西兰的卡巴提岛,有人上岛观鸟前,必须经过一天的培训,洗澡消毒,不许自带食物和背包,岛上也没有明显的建筑设施。 【秘诀3】 完善立法和教育理念 文化遗产保护上,最重要的还是立法。 王星光说,在欧美国家,不仅是立法保护,法律保护体系和监督体系也同样完善。早在1913年,法国就制定了《保护历史古迹法》,1930年英国制定了《古建筑法》,1943年,德国立法规定改变历史建筑周围500米环境要得到专门的批准,意大利专门立法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成片保护,房屋拆迁、维护必须依法,不得擅自修缮,俄罗斯立法在世界遗产区域内不准乱拆乱建。 与此同时,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管理和保护。 比如,俄罗斯有遗产委员会,墨西哥有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意大利有文化遗产部,均是专门保护机构。 在西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也很普及。西班牙中小学课程都开设了世界遗产保护,并且有很多遗产保护和古迹修复学校,培养专门的古迹修复人员。 而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文物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要接受上级多个主管部门管理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职能重叠,容易导致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文化遗产保护,最终依靠全民意识的觉醒,因此加强普及教育非常重要。”王星光说。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586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郑大历史学教授谈国外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是立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