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3日讯(记者 赵晓林)可能很多人都还清晰地记得,在2005年7月12日的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创造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成交价格。这次拍卖不光让文博界和收藏界震惊,也让全世界的人们震惊于元青花的巨大艺术魅力和市场价值。而那样的珍品毕竟只有少数人能见到,而今天记者就亲眼见到了一件元代青花瓷器,这就是在“菏泽沉船考古鉴定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元青花龙纹梅瓶”。另外,此次考古发掘的多个发现也具有非常重大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10余件文物展现元代艺术魅力 在菏泽举行的“菏泽沉船考古鉴定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方面展示了10件从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地出土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元青花龙纹梅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菏泽沉船考古项目领队王守功介绍,这件梅瓶高约43厘米,主体图案为一条三爪龙,盘旋云间,回首而望,很有气势。在梅瓶的口沿下和下半部分别装饰有缠枝莲等图案,整个梅瓶上的青花发色浓艳深沉,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具有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发色特点。“像这样的元青花瓷器在我省发现的非常少,最多不超过10件。而像这么大规格的更是罕见,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另外还有两件元青花,一件高足碗和一件盘子,都比较小,有点残,这次没展示。” 另外几件瓷器也都是元代时期的文物,分别是磁州窑云龙纹大罐、青釉玉壶春瓶、龙泉窑影青云龙纹大盘两个、影青云龙纹堆塑高足碗、钧窑杯盏,还有一件是形状非常少见的影青瓷杯,在柄的上部和口沿连接处有一个莲瓣形的装饰。王守功告诉记者,这件小杯子的制作年代可能比元代要早一点,也有可能是宋代的,现在还需要请陶瓷器鉴定专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确定。 还有两件文物是元代寿山石雕罗汉,高约10厘米,眉目、衣纹等雕刻非常精细。王守功说,像这样的元代寿山石雕在山东地区出土也是非常罕见的。以前,人们见到的大都是明代的同类文物,因为这种寿山石雕是在明代才风行起来的。经过查资料,在全国范围内元代的寿山石雕也没有几件。 王守功还说,到目前为止,沉船内及周围共出土文物11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石、玛瑙、石器、铁器、铜器、金饰等主要器物类别。典型器物就是上面说到的,还有大量的文物已经被移到菏泽市博物馆进行妥善保管。在这批文物中,量最大的是生活用的瓷器,包括了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哥窑等几个瓷系,可以说当时最主要的几个窑口的东西都有了,也可以看出这艘船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官员或商人,但这艘船并不是商船,因为上面没有货物,应是私人用船。而且主人是非常喜爱瓷器的,不然的话很难有这么多窑口的瓷器集中在一起。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文物是一把木尺,长49厘米,有10个刻度,是研究古代度量衡的重要实物佐证。但现在还不知道上面的刻度和明代的刻度是否一致,还需要请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沉船内还发现了不少铜钱,有宋代的,但下限是元代的,所以根据这个证据和上述那些文物分析,这艘河船沉没的年代应为元代,应是当时的官员或商人在内河行驶时使用的船只。 沉船及相关文物引起国内文博界关注 那这艘船是怎么发现并如何进行发掘的呢?据介绍,今年9月17日,在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地发现部分文物和一些木头,在建筑工地及当地公安民警的积极介入下,菏泽市文物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沉船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并上报山东省文物局。省文物局对这个发现十分重视,根据国家法规,组成由省文物考古所与菏泽市文物管理处业务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其进行发掘工作。经过1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基本将沉船清理出土,发现的沉船为一木质内河船。由于保存环境的不同,船的左侧木质基本腐朽,底部及右侧保存基本完好,可以复原。船体残长21米,宽4.82米,高1.8米,除去船头、船尾独立船舱外,共分为10个船舱,大小不等,宽在1.3米至1.8米之间,所用木料初步断定主要为柏木和楸木。 为了解木船沉没时期的地质、地貌情况,考古队聘请了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夏正楷认为,船的左侧方位为一河心浅滩,或者是沙洲。根据地层关系初步推测,古沉船沉没时,水流自西南方向流向东北方向,古船在行驶的过程中触到这块河心浅滩而侧翻。沉船全部清理出来后,考古队又聘请鄄城县造船厂两位老造船工人对沉船进行了考察。他们认为,应是船在行驶过程中,船的右侧被外力撞击并且船体开裂变形,而左侧碰到河中沙洲后倾翻。由于船上人员匆匆撤离,许多生活用品遗落在船内,也有一些生活用品在船倾翻或破裂后遗落在河床上。 沉船及大量精美文物的发现,引起国内文博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专程来到菏泽,在现场考察后对沉船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出土漆木器保护科研基地主任吴顺清到现场对沉船的提取及保护提出具体意见,他们将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制定木质沉船的保护规划。 准备申报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记者跟随考古人员来到沉船考古现场。在一个工地一角深达4米多的地基坑内,已经搭建起大棚,记者进入大棚见到了还在原址但已经露出大部分的沉船。船身向右倾斜,右侧保存基本完好,左侧大部分已经被破坏。但整体形状,包括每个船舱都还能清晰辨认出来。在船尾部还有舵叶,保存也基本完好。船板上还存有很多铁钉,锈蚀得非常严重。 王守功对记者说,大多数比较珍贵的瓷器是在倒数第二个船舱发现的,元青花龙纹梅瓶也在其中,这个舱是船主人居住用舱,所以好东西基本都集中在这里。最后一个船舱是厨房,里面发现了铁勺等厨房用品。我省发现的内河船不超过10艘,这艘船是其中体积较大而且保存得不错的,为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本。古船所携文物类型丰富,器形精美,对研究元代上层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对于如何保护的问题,王守功说,这也是他们最为头疼的问题,原地保护不可能,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进行整体剥离,然后移到别的地方进行妥善保护,这需要上报国家文物部门进行审批,然后才能具体实施。而船的周围也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发掘,因为从船的倾覆姿态分析,在其旁边可能还有散落的文物。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也在现场告诉记者,这次的发现非常重要,像元代瓷器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尤其是元青花瓷器以及寿山石雕罗汉的发现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不光填补了菏泽市的很多考古空白,也填补了我省的很多空白,现在省文物部门正在准备申报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感觉还是很有希望的。谢治秀介绍,菏泽市政府对沉船的发掘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沉船保护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制定沉船保护方案,并拨出专款用于沉船的后期保护工作。在整个发掘和保护过程中,文物部门得到了菏泽市公安部门及工程指挥部门、施工部门的大力配合。谢治秀表示,拟在菏泽市博物馆内建设恒温恒湿库房,并解决好沉船板材的脱水问题,然后聘请专家进行维修复原,将复原后的沉船完整地进行展示。还有一种复原办法,就是再原样复制一艘,和出土的摆放在一起进行展示,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最好是在菏泽市建设一座沉船博物馆,专门收藏、展示、研究这次发现的沉船和各类文物,这样对于研究山东地区元代时期的生活习俗、运河文化、菏泽地区漕运史、河运交通及蒙元时期黄泛区的地形地貌等均有重要意义。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600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元代青花瓷及寿山石雕惊艳面世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