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斩龙山遗址出土文物超过5000件,原预定存放十三行博物馆,但经费不足,转存放中研院。图为遗址现况。 从斩龙山遗址出土的大屯山安山岩材质石器。 土城医院预定地原为土城第一公墓,迁葬、整地时意外发现距今3000年的斩龙山遗址,1年多前抢救挖掘完毕,欲交由十三行博物馆修復、典藏,但文化局碍于经费短缺1000万元,文物只能转存放中研院仓库;地方担忧,脆弱的出土文物,多次移动恐折损文化遗產。 台大考古系团队1955年于土城医院预定地斜对面发现首批斩龙山遗址文物;前身为土城第一公墓的土城医院预定地,3年前迁葬、动土时,竟意外发现更多文物,直到2013年底才全数挖掘完毕。 由于早期盛行迭葬风俗,越往下挖、时代越久远,挖掘面积广达2320平方公尺,一共探挖580处探坑,每处探坑至少有10件文物,现出土超过5000件文物,可细分为陶器、石质品、贝壳、近代墓葬遗留4大类。 文化局表示,据底下文化层出土文物形状、用途来判断,距今约2800年到18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植物园、圆山文化,足证土城早有聚落人迹,上层文化层则有清代中期到日治近期钱币、玉环陪葬品,遗址规模在北部算是相当大。 然而,抢救挖掘工程于1年多前结束之后,原定交由十三行博物馆修復、典藏,至今却迟未移交。 文化局指出,修復经费短缺1000万余元,原本先就近暂放一旁的临时仓库,目前存放于挖掘计画发起人郭素秋位于中研院歷史语言所的研究室中。 市议员黄永昌表示,出土文物难以保存,一个碰撞或者移动,恐会提高文物折损率,加上一般研究室少有专业典藏库房、设备,陈列他处也非长久之计,除了尽快交由考古专家修復,也应于原址兴建遗址公园。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612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斩龙山遗址文物沦落仓库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