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十二五”期间,阿坝州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任务,开展了文物认定工作,金川县二嘎里乡刘家寨考古试掘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殊荣。文物申报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州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3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编制完成了阿坝州博物馆《展陈大纲》。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阿坝州3个村落入选《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4个村落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目前,阿坝州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9个,省级传统村落8个。 二是深入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国家级羌族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典范。根据国务院《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阿坝州编制了《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实施方案》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将传习所项目列入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在保护区内有羌绣、羊皮鼓舞、卡斯达温等25个传习所。通过开展民俗活动、非遗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积极推进非遗申报工作。阿坝州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九寨沟县的“登嘎甘”(熊猫舞和黑水县的“阿尔麦多声部民歌”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2个项目进入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阿坝州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9个,省级非遗项目66个,州级非遗项目41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2人。国家级代表人排名全省第2,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排名第3,既是非遗项目大州,也是文化资源大州。茂县羌寨绣庄有限公司、阿坝县藏族金属制品加工厂被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壤塘县觉囊传统手工艺传习基地、红原县藏族传统手工艺技艺传习基地、南坪曲子传习基地被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四是组织开展非遗交流。组织开展了“魅力阿坝﹒美丽家园”——阿坝州优秀摄影作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巡回展活动。组织编辑了《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一书,图文并茂的展示了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原真性风貌。组织独具民族特色的非遗展演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多次得到组委会的表彰。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676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阿坝州“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加强的评论